简美曲线 时尚之美 华丽人生
联系方式:400-689-6333
简美曲线
塑造健康曲线,享受时尚之美,品味华丽人生!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返回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时尚新闻
“在家露营”快速出圈 露营装备“一帐难求”
“在家露营”快速出圈 露营装备“一帐难求”
       根据多家旅游平台发布的假期消费数据,“五一”期间露营相关的搜索量、订单量上涨明显。同程旅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露营”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117%。根据去哪儿平台数据,露营相关产品(住宿、出游)预订量是2021年的3倍,可以露营的公园门票销量同比涨幅超过四成。       不过,在多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收紧背景下,各地露营玩家也相应调整着露营计划。       家住北京的90后露营玩家庞磊,留意到“五一”期间北京不少露营地都因疫情暂时关闭,即便是可以迎接散客的露营地和郊野公园,也在“限量、预约、错峰”的疫情防控规定下减少了客流,决定“还是不去了,在家也可以模拟露营的感觉,比如直接用卡式炉、气罐煮火锅,收纳起来比电磁炉要方便”。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玩家分享起“在家露营”的布置心得,无论是在阳台搭起帐篷,将花架上的盆栽植物引为“户外景色”,还是拧亮一盏营地灯,用摩卡壶做出一杯饭后咖啡,每一个带有露营氛围感的场景,都离不开若干装备的“配合”。       值得留意的是,“在家露营”并非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2020年以来兴起的“搬家式露营”,其本意便是将家居生活“搬”到户外。与讲求野趣、便捷的传统露营相比,搬家式露营更注重露营的场景、氛围和仪式感,在增添户外舒适度的同时,也为露营风格融入日常生活和城市业态埋下了伏笔。       客厅里的蛋卷桌       2019年年初,社交平台上的一组搬家式露营照片,刷新了庞磊对露营的认知,“除了花花绿绿的速开帐篷,露营装备原来还有这么多选择”。不久之后,庞磊就买下一套黑色系露营装备,包括帐篷、天幕和露营桌椅。       庞磊喜欢设计别致的小众装备,也愿意将时间花在发现与众不同的装备样式上。露营地、电商平台、同城线下门店、出差城市新开的户外装备店,都是庞磊的装备购买渠道。两年来,庞磊陆续“淘”回两顶帐篷、两张天幕、6把露营椅、4张桌子、3套炉炊具和若干小配件,连日常衣着都开始向户外风格靠拢。       根据使用场景的不同,搬家式露营装备往往可以划分出睡眠、客厅、照明、收纳等系统,各个系统下又会再细分出多种装备。例如,帐篷、气垫、睡袋、枕头、地毯等装备,都可归入睡眠系统。       随着搬家式露营走向深入,对部分玩家来说,“家”与“露营”的界线也开始变得模糊。       “和一般家具相比,露营装备要更便于拆卸移动。我认识的不少90后朋友,会直接在生活中使用月亮椅、蛋卷桌这些露营装备,这样既能保持‘随时在路上’的状态,想给家里换个风格也很容易实现。”露营玩家、“OWLET小猫头鹰”露营商店创始人张晏玮说。       在户外生活方式平台“一帐”创始人刘婷婷看来,国内搬家式露营的兴起,意味着人们已开始将目光投向露营本身。       “过去20年,露营都是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的配套应用,是为人们能在自然环境里走得更远、更深入地去挑战自然而准备的,露营装备也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安全、便捷。2020年以来,当露营地本身成为旅行目的地,露营装备的功能也会转向生活、休闲方向,会更容易融入日常生活。比如说,在各地举办露营会时,我们发现广东的朋友会在凌晨三点的营地里烤乳猪、做腊肉炒饭,这样生活化的场面是不可能出现在登山徒步营地里的。”刘婷婷说。       “一帐难求”背后       搬家式露营的快速出圈,也带热了雪峰、大白熊、挪客、牧高笛、黑鹿、火枫等户外品牌。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线上交易平台,很多二手露营装备可以原价卖出,因为根本就没有现货。”庞磊说。       刘婷婷对二手装备的抢手程度也颇有同感,“我们为参加过一帐活动的朋友建了个二手交易群,这个群一直很活跃,一般来说,转让信息刚发出来,装备就会‘秒没’”。       为什么露营装备会如此抢手?       一个重要因素是,不少国内露营装备生产商的产能有限,尚无法负荷消费端的旺盛需求。       以成立于2012年的维达利多为例,维达利多是厦门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户外品牌,由杨达春、林灿峰、郑菲妮三位主理人联合创建。据郑菲妮介绍,2020年之前,维达利多设计生产的帐篷、天幕等产品,大多销往海外。       “2019年时,员工有80多人,那会儿国内市场对休闲风格的露营产品还没有太多兴趣,直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国内的露营产品需求才大幅增长,再加上出口订单锐减,我们的主攻方向转回了国内,每一年都在拓展产品线,到了今年,员工也增加到200多人。”郑菲妮说。       尽管如此,在维达利多的线上店铺,“断货”“下架”产品依然为数不少。       “一些还在架上的产品,消费者这个月下单,要下个月才能发货,我们的产能要跟上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有点困难。”郑菲妮说。       在刘婷婷看来,目前不少户外品牌正面临着两难局面,“如今露营正热,品牌若是不提升产能,就会白白错过一波红利期;但若是为订单而增加人工、开发新厂,一旦未来露营需求降低,此前的投入和库存压力又会带来新的问题”。       体验前置:城市里的露营“据点”       个人消费者、露营地和露营装备体验店,是维达利多近两年来在国内的主要客群,这也让郑菲妮留意起线下体验店这一业态,“过去户外用品店数量不多,走的是专卖店路线,服装和装备堆得到处都是,氛围感不强。2020年搬家式露营兴起后,户外装备店渐渐多起来,在店铺格局、产品陈列上也更加注重对露营场景的营造”。       走进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OWLET小猫头鹰露营商店,在70平方米的空间里,可以看到一处由蛋卷桌、折叠椅、户外炉炊具组成的露营餐饮场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场景里,客人更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目前露营桌椅是店里最畅销的,也与体验性强不无关系。”张晏玮说。       2022年清明假期刚过,在北京将府公园与朗园Station交接处,摄影师周舒鑫与露营时结识的两位朋友新开了一家野派户外集合店。为模拟露营的户外环境,除了在室内场景区布置绿植装饰,他们还请人在外摆区的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碎石。       “未来计划推出手冲咖啡套餐,客人可以在我们协助下,用露营电炉和摩卡壶做出一杯咖啡,同款装备也可在店里购买。”周舒鑫说。       在场景营销之外,露营装备店的种种设计,也便于举办各类露营线下活动。例如,OWLET小猫头鹰露营商店自2020年11月创建以来,已举办过二手市集、咖啡品鉴、新品发布会和露营经验分享会等活动。由于现有店铺空间相对浅窄,OWLET小猫头鹰已经租下相隔一条过道、面积达150平方米的店面,计划开展更多露营相关的活动;野派户外集合店即将装修完工的二层露台,也是为举办露营主题活动而准备的。       “装备实体店就像是内嵌在城市里的一处露营‘据点’,既前置了露营体验,也为喜爱露营的朋友提供了实体空间。”周舒鑫说。       值得留意的是,在露营热日益高涨的当下,露营装备线下体验店的种种探索,也是城市露营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在城市人流密集的商圈和文创园区,带有露营话题的咖啡厅、快闪店,已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关注点。       城市营是刘婷婷创业团队对外推出的一项业务,在她看来,露营已成为商圈和品牌的“营销密码”,“很多品牌和购物中心都找到我们,希望在推广活动中加入露营元素,我们做的城市营,很像露营主题的城市市集,为消费者提供了直接了解露营生活方式的渠道,但这部分客群能否沉淀下来,也要在他们真正体验过营地生活后才能知晓”。       杜绝“野蛮生长”       “五一”假期期间,“一帐”在北京的两场活动都因疫情推迟了。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确影响了收入。过去一两年,我们在全国各地办了几十场露营会,大部分收入都来自线下,今年线下活动办得少,收入自然减少,我们还算是轻资产创业,那些实体投入较多的同行,遇到的问题可能更多。”刘婷婷说。       周舒鑫曾算过一笔账,加上前几个月的房租,野派户外集合店从装修到开业,已投进130多万元。       “我们开业还不到一个月,今年‘五一’假期,本来打算好好运营一下的,现在受疫情影响,只能先闭店,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周舒鑫说。       疫情发生以来,露营行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靠天吃饭”的行业特性、市场爆发期的野蛮生长,也让露营装备领域出现了一些乱象。       例如,“搬家式露营”由于自带话题热度和“出片”效果,在部分社交媒体的造势下,滋生出过度攀比的土壤。       “现在经常能听到所谓的装备‘鄙视链’,其实真正的资深玩家反而在装备上看得比较轻,几万元的帐篷、几元钱的风绳,说到底都是表达自己风格的工具,又何必要分出上下高低呢。我还遇到过那种为了在学校活动上出风头,砸钱给孩子买装备的家长,这种风气真不可取。”庞磊说。       郑菲妮则发现,自家公司推出的一款“印第安金字塔自动帐”,能在电商平台找到多家仿品。       “我们花了两年时间研发的新品,有的代工厂几个月就模仿出了仿品,品质不高,可价格却比我们低很多,这样的产品上架之后,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向平台方反映过这个情况,但很多商家从代工厂进货之后,已在产品上贴了自己的品牌标签,平台也无法进行辨别,申诉10条往往只能成功1条。我们只好联系律师来处理这个问题,但法律程序流程漫长,至今还没有结果。”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5-16
老年人体育健身市场迎来曙光
老年人体育健身市场迎来曙光
       当下我国老龄化进程正以每年1000万人口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这一庞大人群,让老年人体育健身市场迎来曙光。       近日,体育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老年人体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体育总局官方出台的首份老年人体育政策,受到业界关注。       在人们印象当中,老年人的健身方式更加“野生”,公园里一棵树、一支单杠,就是他们健身的舞台。虽然老年人健身热情远比年轻人更高,但从基础设施来看,适合老年人健身的场所并不多,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健身服务的机构也寥寥无几。       当下我国老龄化进程正以每年1000万人口的速度在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3亿,这一庞大人群,让老年人体育健身市场迎来曙光。       鼓励、引导各类主体发展老年人体育健身服务业       根据《通知》要求,大力发展老年人体育事业,维护和保障老年人体育健身权益,支持更多的体育场馆向老年人健身提供服务。       在建设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等场地设施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拓展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提供更适合老年人特点和需求的健身场所。为老年人使用场地设施和器材,提供必要帮扶,解决老年人运动体育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同时,推广适合老年人的健身跑、太极拳、武术、广场舞、乒乓球等体育项目,为老年人进行比赛、表演、交流提供机会,丰富老年人文化体育生活。       《通知》提出,统筹推进老年人体育工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营造老年人体育健身氛围。完善支持老年人体育工作的财政投入政策和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       可以看出,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体育项目推广、体医融合服务,再到财政支持,都为老年人体育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老年人体育健身新商机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深,基于老年人的运动、健身需求,也衍生出新的市场空间,值得相关从业者思考与探讨。       城市居民很重要的健身场所就是健身房,但市场上专门为老年人定制的健身房少之又少,相比之下,国外老年人健身房品牌发展势头异常迅猛。       在美国,成熟的老年人健身品牌Silver Sneakers,拥有全美1.6万多个健身场所,已颇具规模;在日本,涌现出Curves、Joy Reha等老年人连锁健身品牌。值得注意的是,Curves的主要客户群体年龄是6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在全球拥有4500家俱乐部。       这些健身房品牌,课程类型与年轻人并无太大差别,游泳、瑜伽、有氧、体操均有囊括,不同的是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去调整各课程的训练强度,包括推出一系列定制训练课程,还涉及康复护理、康复理疗等业务,更大程度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再来看国内市场,嵌入社区的,专为老年人定制的健身房,自2020年底就在南京、长沙、上海等地推出。       以上海地区的“心乐空间·长者运动健康之家”为例,这一老年人健身房品牌采用月卡99元的收费标准,由第三方机构“尚体健康”提供体质测试、基础健康监测、慢性病运动干预、运动康复训练、知识讲座、文娱社交等服务,实质上是运动康养中心。       与动辄几千上万的普通健身房收费相比,这类老年人健身房倾向于公益性,更多的是采用体养、康养结合的服务模式,这正是《通知》中所提倡的服务模式。       在个性化健身方面,老年人同样有着巨大需求,如乒乓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等,这一市场国外仍然走在前面,如新加坡的Happy Fish就专门针对老年人推出游泳课程,吸引老年人付费。       目前,市场上针对老年人的商业健身房仍然极少,借鉴国外成熟健身房品牌的服务模式,并融合体养、康养服务,或可打开新商机。       线上健身       疫情两年多以来,不少年轻人早已习惯了跟着大屏幕“云健身”,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年轻人练得酣畅淋漓、乐此不疲。       然而,针对老年人的健身课程却是少之又少。这也恰恰预示着不小的市场前景,像keep、乐刻、咕咚这类在线健身巨头,它们拥有海量的在线课程,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健身内容,但老年人在智能机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门槛,需要进一步去教育用户。       短视频平台也是老年人“云健身”的聚集地,抖音、快手上也有老年人健身操、广场舞等内容呈现,但尚没有进化出一家现象级健身内容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做中老年人垂直社区,以运动健身内容去切入市场,也是一种运营模式。此前,在大妈群体中流行的“糖豆”社区,就是通过输出广场舞教学视频吸引用户,以广场舞课程+内容社区+短视频留住和活跃用户,2019年用户数就破了2亿大关。       总之,线上健身不应该只注重年轻人,精力旺盛的老年人同样需要好的课程,来完成一次“内外兼修”的身心之旅,线上健身服务商不断开发满足老年人口味的健身内容,才有可能开辟出新天地。       运动器械       目前,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老年人健身器材品类单一,功能相对简单,也不太符合老年人的运动训练需求,适老化运动器械由此成为新风口。       国内有一些厂商,已经推出了相应产品,如健身器材厂商“舒华”专为老年人推出跑步机系列、健身车系列、力量训练系列三大类产品,运动康复服务商“尚体健康”的健身设备都经过了适老化处理,更侧重于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的健身设备,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人使用健身器械的门槛,国外已有厂商涉足这一领域,比如美国The Exercise Coach使用人工智能识别老年用户身体限制,并制定相应的健身计划,挪威的创业公司Motitech,通过特制的动感单车和视觉技术来满足老年人的特殊运动需求。       近年来国内兴起的智能健身镜企业,也以健身内容切入了老年市场,如FITURE研发制作了太极禅、五禽戏等运动课程,FITMORE也上线了太极、八段锦这样的中华传统健身项目,借此吸引老年人打卡健身。       相对来说,国内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去切入适老化运动器械领域,不仅能够让老年人更加自如、健康地运动锻炼,还能开拓一片新的市场空间。       不过,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虽然有着利好政策的加持,但在基础设施建设、理念推广、线上线下产业链整合等方面,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从这一角度来看,国内老年人健身产业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5-09
神秘揭晓!五米“猿主理”空降中国李宁「无聊不无聊」快闪现场
神秘揭晓!五米“猿主理”空降中国李宁「无聊不无聊」快闪现场
       【2022年4月28日,北京】将“无聊”进行到底!中国李宁「无聊猿潮流运动俱乐部」编号#4102 主理人空降三里屯「无聊不无聊」快闪店活动现场,与“无聊”常态进行一场Battle,以不服输的表情态度,将欢乐彻底迸发。此次,中国李宁意想天开地将虚拟世界融入现实的遐想空间,塑造更加逼真的玩家视角,展现数字艺术体验融合运动潮流的实验性表达。       “无聊”继续,乐趣升级。隐藏多日的悬念终于揭开,快闪现场,一座身高五米的编号#4102主理人艺术装置惊喜亮相。备受新世代潮流藏家追捧的“猿主理”,身着李宁经典ARCHIVE“VICTOR001”领奖服,手捧中国李宁经典款鞋盒,延续像素颗粒感型格特色,打破常规地饰以全身,释放自由不羁的潮流个性态度,为本次快闪活动注入形神兼具的沉浸式体验。       极限运动、潮流、游戏等青年文化力量在多维空间释放,“无聊”不再“无聊”。本次快闪活动以当下风靡的像素质感呈现,创意融入无聊猿俱乐部的宝箱、钓鳄鱼、栈桥、陆地躺椅、香蕉与树、救生圈等经典元素,打造沉浸式玩家打卡现场。篮球日、滑板日主题活动带来限量尖货,用街头激情打破“无聊”定义。同时,“飞盘大作战”、“疯狂篮球”和“无聊ing”等互动环节,为到场玩家们带来了全新体验。       自4月23日中国李宁「无聊不无聊」快闪店开幕以来,从沉浸式的游戏现场呈现到无聊猿编号#4102担任快闪店主理人,推出「无聊猿潮流运动俱乐部」系列产品,中国李宁深入年轻人兴趣爱好与生活方式升级社群形态,潮流文化边界与认知不断拓展,以前卫姿态为运动潮流带来崭新注解。       中国李宁「无聊不无聊」主题快闪活动自4月23日起至5月4日于北京三里屯限时开启,中国李宁「无聊猿潮流运动俱乐部」系列产品现已上市,还有多款潮流尖货持续发售。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5-05
别把国潮弄成“国炒”!继续“野蛮生长”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
别把国潮弄成“国炒”!继续“野蛮生长”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
       近年来,国潮风从传统品牌跨界兴起,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也有很多商家打着国潮的旗号进行炒作。据半月谈报道,不少国潮品牌本末倒置,过分重视营销,忽略产品质量和产品设计。当野蛮生长的国潮与质量一般、价格虚高、涉嫌抄袭等问题频繁捆绑,国潮则可能成为频频刺痛消费者的概念。       《2022年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近年来,国潮市场品牌增速是普通品牌的三倍之多,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中国传统文化而消费,渴望在国潮消费中找到对中国文化的存在感、归属感、成就感。可以说,一批批“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产品,更令消费者激发出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但是,把国潮一词做空、把中国文化做窄、把中国制造做烂的现象也日益突出。产品包装只要沾上龙凤呈祥、松鹤延年、海水江崖甚至仅仅是大红大绿,它就国潮了,就时尚了,就能吸睛了,就有流量了,就能大卖甚至是提价了。       国潮,不应该沦为“国炒”、“国抄”。一些商家借传统文化元素“割韭菜”、蹭热点吃红利的行为,对于真正的国潮产品,是一种伤害和亵渎。国潮概念不该被滥用,不能被生拉硬扯甚至随意曲解。否则,更多消费者必然对国潮热日益迷惑,歪曲甚至瓦解国潮真正的精髓。       “如果‘国潮’继续‘野蛮生长’,最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更会影响国人自身及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知。”这样的呼声值得更多企业深思。没有核心创造力、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真挚情怀、盲目蹭热点的产品,真的不配自称国潮。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4-25
“樱花限定款”饮料 其实没有花
“樱花限定款”饮料 其实没有花
       春日樱花限定款的饮料、零食掀起一股热潮,无论是咖啡馆,还是便利店,都能看到不少产品披上了粉色樱花外套,成了“樱花限定款”,吸引不少顾客的注意。       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为高颜值的外观买单,但业内人士认为,春天用樱花符号进行营销,更多是噱头。此外,直接品尝樱花,收获的多半也       不是香甜,而是微苦。       有人尝鲜樱花口味拿铁       抱怨像板蓝根混着咖啡       近日,有市民发现不少饮品店推出“樱花季”限定款产品。这些樱花限定款产品包装以粉色调为主,价位比店内多数产品高。       不少顾客愿意为“高颜值”产品买单。在“奈雪的茶”集美世茂广场店,一款樱花限定产品排门店销量前3。“产品搭配了樱花造型的环保吸管,饮品顶部点缀了樱花造型的巧克力,拍照打卡很好看!”市民黄女士说。       此外,便利店内也出现了“樱花限定零食”。如樱花薯片、樱花柚子味夹心饼干、樱花气泡水等“樱系列”产品。“各大商家似乎是掐准了时间,从3月份开始,就推出樱花相关商品。” 一位售货员补充道。       随着众多樱花限定产品涌现,褒贬不一的评价声也陆续出现。市民陈先生出于好奇,买了樱花生巧口味的拿铁。“这味道就像板蓝根混着咖啡,实在难以接受。”陈先生说,最后整杯饮品他只喝了3口。       饮料零食加入真樱花       其实不一定好吃       有一些细心市民留意到,不少樱花限定款产品,其实不含实物樱花。在外卖平台上,“奈雪的茶”当季推荐的霸气樱花楂楂莓产品“掌柜描述”中显示,粉色       奶油顶为火龙果粉调色,与樱花无关。乐事也照例推出“限定上新”的芙蓉樱花虾味薯片,薯片中确实有“芙蓉樱花虾味调味料”,但没有“樱花”的成分。而百奇樱花扁桃仁味装饰饼干的配料表提及膳脂虫红、甜菜红,也未见“樱花”。       为何商家要打着樱花的噱头?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食品、日用品等快速消费品中,以季节特色作为季节性营销是一个很典型的营销手段,春天用樱花符号进行营销,比较容易被消费群体接受。       该业内人士认为,不少产品含樱量少是因为,直接品尝樱花,收获的多半也不是香甜,而是淡淡的微苦。经过烘焙、蒸煮,即便是造型完整的盐渍樱花,尝到的也只剩下一股咸味。为了提升产品品质,不少商家会选择用其他配料替代。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4-21
重营销是误解? 花西子欲撕网红标签
重营销是误解? 花西子欲撕网红标签
       相继引入首席财务官、首席科学家,花西子开启转型第一步。4月7日,花西子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证实,范新鹏已任职花西子首席财务官(CFO)。此外,刚任职不久的首席科学家李慧良也在近期公开亮相。一直以来,“重营销”“网红”是花西子留给外界最深的印象之一,但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仅靠营销难以行得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品牌转型是花西子未来的重要方向,在这之前,花西子需要摘掉“重营销”的标签。       上市猜测再起       外界对花西子想要上市的猜测已经不是一两天,这一次之所以又传出声音,多与这位刚引入的CFO经历有关。据了解,范新鹏曾在全球投资银行和会计、律师事务所工作近20年,牵头操盘了40多项并购和投融资交易,并曾在摩根士丹利担任执行董事。此次范新鹏的加入,也被业界看作是花西子释放上市或寻求融资的信号。       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认为,花西子引入CFO,在企业财务预算及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对于上规模的企业而言,很有必要,也不排除花西子计划融资或上市的可能。       对此,花西子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有着稳定的现金流,目前没有明确的融资或上市计划。未来如果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有利于品牌的长远健康发展,我们持开放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花西子这一次对上市传言的表态与一年前略有不同。2021年3月期间,有媒体报道称花西子正在寻求CFO的加入,或有上市融资打算,当时花西子对外称:“公司目前暂时没有融资和上市计划。”       在日化天使投资人夏天看来,花西子引入CFO,寻求战略融资的可能性更大一点。虽然花西子有着健康的现金流,但后续的营销、产品研发等持续性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资金投放。       除引入CFO外,花西子还在不久前请来了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首席科学家李慧良。3月4日,李慧良在五年规划会上正式公开亮相。公开资料显示,李慧良曾任职华熙生物,为副总经理及首席技术官。同时,李慧良从事化妆品研发工作已经超过30年,参与过上海家化旗下六神、美加净、佰草集、高夫、玉泽、启初等品牌的产品研发工作。       重营销是误解?       谈及花西子,被聊得最多的不是产品,而是其营销模式,毕竟在不开店不上市不融资的情况下花西子创下了年卖50亿的“神话”。       有数据显示,花西子2020年GMV达到30亿元;2021年的GMV为54亿元。       花西子方面未公开具体的营销费用,但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其在营销方面的投入可谓大手笔。从公开数据来看,目前花西子销售主要依赖网络直播。       有数据显示,花西子早期仅在直播平台上每月营销费用就投入2000万元。按照淘数据显示,若以2019年5-6月,月均不到1亿的总GMV来计算,花西子仅在直播平台的营销费用率就为20%左右。       同时,根据艾媒网2020年3月数据,花西子头部KOL占比1.9%、肩部KOL占比1.9%、腰部KOL占比36.1%、尾部KOL占比60.1%。此外,有数据指出,2020年2月,花西子超过80%的销售额来自天猫,而它在天猫销售额的40%来自李佳琦。       由此,花西子被贴上了“重营销轻研发”“网红品牌”等标签。       在花西子方面看来,“重营销”对其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误解。花西子相关负责人表示,花西子在研发方面低调布局多年,目前拥有的专利总数超过120项。“2022年会重点关注长期的产品力、研发力、服务力、组织力建设。在加强产品、研发和服务的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引入更多各领域的高端人才,完善公司的治理架构。”       在伍岱麒看来,营销费用的投入,本就是新品牌建立所必须的发展模式,新品牌需要营销去打开市场获得消费者。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平衡“度”的问题。       面临竞争压力       李慧良此前对媒体表示,世界上所有大型的或者是非常有活力的化妆品公司都有彩妆跟护肤,因此,花西子肯定会在护肤这一端发力。在研发投入层面,根据规划,未来五年,花西子将投入超过10亿元,在多个产品创新、应用基础研究与理论基础研究领域展开布局,打造一个门类完善、技术先进的东方美妆研发体系。       在伍岱麒看来,花西子或许会从原来的“彩妆”细分市场进一步延伸到美妆其他品类,诸如大众化护肤品及功能性护肤品,以此获得品牌更大发展。       从目前来看,花西子虽然实现了年卖50亿的目标,但与绝大部分国货品牌相比,花西子的SKU并不多。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花西子淘宝旗舰店在售产品数量仅为70个。反观完美日记,其品牌旗舰店在售产品近90个,不包括旗下完子心选等其他品牌。       近两年,完美日记多处收购彩妆、护肤品牌,从彩妆衍生到护肤等领域,目前旗下有近10个品牌。如果花西子走向全品类发展,必将面临新老品牌的竞争。目前,完美日记、珀莱雅、上海家化等国产化妆品牌都在寻求转型,加大研发投入。       此外,与国内其他美妆品牌一样,花西子也面临外资品牌的竞争。数据显示,2021年天猫化妆品销量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为欧莱雅、兰蔻、雅诗兰黛、芙丽芳丝、AXXZIA。国产化妆品品牌未入榜。根据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国货消费占6.3%,三四线城市占23.85%,增速分别为22.43%和45.79%。       业内人士表示,以花西子为代表的新兴国货美妆品牌,基本走的都是“平价”甚至“低价”路线,处于下沉市场。很难真正与外资大牌相抗衡,国货美妆品牌们也在试图撕掉低价标签,开启品牌高端化进程,但并不容易。       虽然从品类延展到研发投入花西子都有着自己的规划,但这一切都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随着流量红利逐渐消失,不论是扩充品类推出护肤产品,还是发力研发,都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而花西子的不缺钱论或许也会随着投入不断加注而改变。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4-13
Tiffany 在美国开设首家餐厅
Tiffany 在美国开设首家餐厅
       据时尚商业快讯,Tiffany位于美国加州南海岸的旗舰店于近日完成翻新,重新开业,除面积扩大了两倍外,取代以往的“Blue Box Cafe”,店内开设了品牌首家餐厅,是该品牌与Petrossian合作的联名餐厅,将在Tiffany店内驻留两年。Petrossian是一家以鱼子酱为主的餐厅,由Melkoum和Mouchegh Petrossian兄弟于1920年在巴黎创立 。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4-06
“种草”推荐:小心“乱草迷人眼”
“种草”推荐:小心“乱草迷人眼”
       吃饭前先看评论,购物前先看测评。中国青年报社《快看数据》节目组发现,搜索“种草”推荐成为不少人了解商品详情的重要方式。但这些“种草”推荐真的靠谱吗?如何才能不被“乱草”迷住双眼呢?       查看“种草”推荐成为消费习惯?       英语专业毕业的90后严子安,打算入手一款MP3练听力,为此他在网上搜索了很多相关的“种草”推荐。他发现有一篇写得非常详细,对产品的外观、性能、价格都给出了参考,于是就下了单,“现在MP3变成了小众产品,整篇推荐写得很用心,觉得挺靠谱的”。       严子安觉得随着网络购物成为主流,如何买到更心仪、更放心的产品是很多人的现实需求。看到别人的使用体验、产品测评等,心里会更有数,避免买完之后用不上,也节省了退换货带来的时间成本。       24岁的王秋语认为,“种草”推荐给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刚工作不久的她需要添置许多生活用品,比如电饭锅、电磁炉,还有一些装饰品,“我上大学时很少关注这些。现在开始一个人生活了,这些都是必需品,多看看推荐文章,避免因‘盲买’而‘翻车’的情况”。       90后郑文娟曾经有一段时间很迷恋网络“种草”推荐文,大到护肤品,小到文具都会按照“种草”推荐来买,但几次“踩雷”经历让她开始谨慎地对待“种草”,“曾经看到一款面膜的‘种草’推荐,说适合敏感肌肤,结果自己敷完后爆痘”。郑文娟感叹,“现在铺天盖地都是‘种草’,索性不怎么看了”。       好物分享,还是营销广告?       95后研究生许茹在买东西前会做功课,浏览平台上的“种草”图文。但她认为, 只能把“种草”推荐作为一种参考,不应成为购物的全部依据,“我不会完全相信‘种草’推荐。现在有很多是软广,还有的商家会找中小博主发‘种草’文,让大家以为是普通‘路人’发的”。       虽然凭借自己的判断,很少会被“种草”坑,但许茹也有过“踩雷”的经历。有一次她看到别人分享西北地区某景点的航拍照,觉得很好看,但去了才发现是有滤镜加持的效果,实际上很普通。       在许茹看来,在各类“种草”推荐中,护肤品、香水是比较容易“踩雷”的。“因为每个人肤质不同,博主说好的护肤品不一定适合自己。还有香水,闻起来千人千味”。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护肤品、化妆品等是容易踩坑的重灾区。       现在郑文娟也会看一些“种草”文,尤其是不知道去哪里玩的时候。但当看到别人发的好看的景点照片,还是会想到可能有滤镜效果,“心里先打个折扣,降低一些期待值”。在去一些景点前,会问去过的朋友的意见,郑文娟觉得这比“种草”推荐更靠谱,“之前想去一个网上很火的图书馆,但去过的朋友说不值得去,就果断放弃了”。       王秋语觉得,现在很多人在买东西前习惯性上网找攻略,会被大数据记住浏览记录,然后不断地给你推荐相关产品的视频或衍生物,刺激购买欲望。但对于个人来说,面对铺天盖地的推文,很难判断哪些是真的好用,哪些是商家的推广营销,“我之前被‘种草’过一款小夜灯,买来之后发现并不好用,也没有质量标识,担心会对视力有影响,就不敢再用了”。       王秋语表示,现在买东西会选择一些大众熟知的品牌,对于没听过的牌子,即使推荐描述得再好,也不会购买了。       如何不再“乱草迷人眼”?       如今看“种草”图文时,许茹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判断标准,“如果一个产品都是‘种草’的红榜信息,没什么负面声音,而且都是短时间内的测评信息,我觉得这就更可能是广告,而不是博主真实的体验分享”。不仅如此,许茹觉得理性对待“种草”推荐也很重要,不能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博主发了“种草”文就完全相信,要看商品的评价、博主们的内容是否雷同等,来综合判断。       郑文娟说,现在自己对于各类“种草”会多比较,看下面的评论。如果一段时间内密集出现同质化的好评,大概率是刷出来的。但她坦言这样“挺心累的”,增加了购物耗时。        “我觉得平台需要加强管理,无论是硬广还是软广都应该标注出来。”许茹觉得,自己并非不接受“种草”,好产品也需要博主测评和推广,但应该有一定的限度和标准,“如果有过分夸大的广告内容,应该加强审查和做下架处理”。       严子安觉得平台要建立起一套评价机制,比如通过用户对推文的打分,给予该博主一定的信任值等级,根据等级确定博主的资质情况,这样用户可以点进博主的主页,查看到博主的信任值,判断推文的可信度,形成完整的反馈机制。另外,平台也要尽到审核和监管责任,对于虚假、恶意营销的情况,进行限流、删文、下架等处理,提高进入门槛。       严子安认为,现在很多推文的营销也不一定是完全虚假的,但会刻意忽略产品的不足之处,给消费者营造该产品“完美”的感觉。所以对于消费者个人来说,要尽可能地多对比几家,好评差评结合起来看。而且也要理性,避免冲动消费。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3-29
中古品牌「Hedy」设立日本首家中古奢侈品×潮牌的复合型跨境商城
中古品牌「Hedy」设立日本首家中古奢侈品×潮牌的复合型跨境商城
       Hedy潮牌商城将于2022年1月25日隆重开幕。       由日本花火株式会社(董事长:小松大輔、公司总部:東京市涩谷区)运营的中古品牌 Hedy中文名:艾蒂)从原来的单一型中古奢侈品跨境电商,升级成为综合型潮流品牌跨境电商,平台涵盖H5网站商城和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商城。       进军跨境电商之路       中古时期,Hedy的品牌理念是,将每一件高品质的中古孤品挖掘出不输于新品大牌的时尚感,凭借前沿的时尚理念在中古领域逐渐获得消费者认可。目前拥有日本东京代官山,大阪南堀江两家线下实体店,旗下更有面向海外市场的多平台跨境线上商城 Hedy Vintage,凭借强大的线上推广力,Hedy逐渐打响了海内外市场的知名度,现Instagram账号拥有10万粉丝,微信公众号约5万粉丝。(截止至2022年1月,Hedy不仅在日本国内,在海外的知名度也不同凡响。)       尤其中国市场销量逐年成倍增长,通过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的口碑传播,Hedy逐渐成为大家熟知的日本中古品牌。中国消费者相信口碑,重视互动,深知此道的Hedy一方面提升服务质量,一方面加强在国内本土社交账号的推广力度,收获大量粉丝。3年间中古品的销量翻了10倍,日本国内的销量也呈可观性增长。       连接日本与世界的时尚平台       此次Hedy的全新目标,主打“Made in Japan,Designed in Japan”的文化理念,以中国本土消费者为核心,向全世界诉说,日本不仅有“匠人精神”,更有先进的创意。Hedy以此为精神向导进军时尚潮流界。首发的品牌,不限于已经享有高知名度的大牌,更有较为小众的高品质设计师品牌,多元而个性化的风格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市场的空缺。       目前国内对于日本设计师品牌的认知度还停留在一些主流大牌,反而对时下一些新锐设计师品牌知之甚少,一部分原因在于日本设计师注重制作,对于全球商业化意识不高,也缺少相关支持。另一方面国内购买日本正品的渠道不多,主要通过各平台代购,然而货源不透明的现象一直是消费者的一块心病,国内实体店出售的正品,价格更是翻倍。       此次Hedy的潮牌商城,可谓构筑了日本设计师与中国消费者的“桥梁”,主打的就是100%官方正品授权,所有商品全部由日本国内直邮发送。此次,Hedy吹响了强有力的号角,今后也将持续挖掘尖端时尚品牌,带领一众日本设计师打一次翻身仗。       品牌故事       此次首发的有六家品牌,有深藏不漏,但在日本设计师界享有极佳美誉的「ETHOSENS」,「FILL THE BILL」,有荣登东京时装周,有小Sacai与山本耀司之称的「EZUMi」,「CONN」,更有为全球时尚演艺界人士推崇的新锐潮牌「LEINWANDE」,「PERVERZE」等,这些原汁原味的日本设计师品牌都能从Hedy潮牌商城购买到。随着正式开幕,Hedy将扩充更多品牌,以中国为主要市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综合跨境电商,迈向一个颂扬创意,发扬潮流文化和商业交汇的全新平台       「EZUMi」       Ezumi创立于2010年。品牌核心理念:「理/LOGIC」。聚焦于事物、现象生活、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理”、在对于这些现象的研究中推敲出具有逻辑性的设计,并将最终结果体现在形、色、与质感上。设计总监,江角泰俊毕业于伦敦中央圣马丁美术学院,曾在Alexander Mcqueen担任助理设计师,2008年在老牌英国品牌Aquascutum 从事针织毛衣设计。       「CONN」       2019年发布春夏首季的女装品牌「CONN」,「Con」由「Connect」衍生而来,传统与崭新相结合之意。品牌致力于将Vintage的质感式样赋予现代摩登风格,创造出经典不过时的形象。那些自信而独立自持的女性是品牌主画像,系列风格展示了女性传统柔美的同时,又不失内敛的力道。       「ETHOSENS」       由桥本唯创立,于2008年发表首季。品牌名中「ETHOS」为特质与习惯之意,「SENSE」为感觉之意。「ETHOSENS」融合二者诞生。品牌重视革新。以细节为基础,着眼于日常事物,试图从不同视角出发,发觉新的魅力。精选面料素材、缝制、剪裁独具匠心。       「FILL THE BILL」       设计师金田淳一于2012年秋冬发布首季系列。品牌名称代表愿望满足之意,致力于根据当下诉求,提供更优良的产品,满足不仅对客户,品牌方,甚至是生产工厂的全方位诉求。品牌理念:”ATMOSPHERE CLOTHING SUPPLIES”。不拘泥于时代,环境,品味的概念,通过研究Vintage服装的面料、缝纫和廓形等并进行再构筑,使人穿着“自然”,体验良好,无论是都市还是自然乡野,服装融合穿着者的自身气质,可塑性极强。       「LEINWANDE」       居在伦敦的日本设计师于2017年创立的时尚品牌。以“在成人衣橱里添上有趣的一件”为品牌理念,精致的情色主义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颓废感,如拼图般斑驳陆离。富有趣味的实用主义点缀在其中,LEINWÄNDE在德语中意为“画布”,倾注了设计师的深切愿望:希望品牌可以赋予人们随心所欲的体验,就如同在白色画布上落笔如云烟。       「PERVERZE」       初创于2016年,虽然创建时间不久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迅速打开了市场,可以说是已经贯穿整个时尚圈了。Perverze的强劲设计灵感来自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的bad girls的街头风,大胆的剪裁、暗系混搭、色块和线条的灵活交融,从简单的基础设计到大胆夸张的修饰,不得不惊叹其大刀阔斧的品牌定义。适合亚洲面孔同时也适用于欧洲,没有千人一面的群众设定,坚持独树一帜的新潮流,每一件都可收入囊中尽情享受时尚 。       跨境多平台模式       此次上线的平台,支持中文,为迎合本体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不仅有H5版网站,同时推出了微信和支付宝小程序商城平台购物端,并会不间断推出支付优惠活动,购买更加方便划算。为庆祝1月25日的开幕活动,届时潮牌将展开为期一个月9折折扣活动,所有商品日本直邮免邮费。春节伊始,又多了一条可以买买买的正品海淘渠道,机不可失,快去商城看看吧。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1-28
CANALI 2022 秋冬系列发布
CANALI 2022 秋冬系列发布
       2022 秋冬系列,Canali 从上世纪 30 年代的艺术装饰风格 (art déco) 中汲取灵感。在那个象征着成长和复苏的新纪元开篇,人们对品位、优雅和场合性着装的追求也被重新点燃。       彼时的男士是热爱旅行的摩登绅士,懂得享受生活和探索世界。他的着装彰显了不凡的性格,并默契陪伴他出现在各种场合:无论是日常还是旅行,从剧院首演,到与友人在精英俱乐部度过的欢聚夜晚,均很适宜。取意于 30 年代清晰而独特的线条,Canali 对军旅元素的廓形与色彩进行现代化的优雅解读,以品牌标志性的专业制衣工艺与对细节的把控加以诠释。       2022 秋冬系列的服饰将陪伴 Canali 绅士从容面对各种场合。不难想象,绅士所穿着的优雅细条纹西装,与上世纪 30 年代的代表性风尚相呼应。秉承永恒的匠心精神,Canali 在精致剪裁传统的基础上,突破制衣定式 – 有着经典大翻领以及刺绣丝绸扣眼的大衣;以及彰显现代精神的着装 – 西装袖口缀以橡胶按扣,而裤装则颇具运动风采。       现代绅士希望拥有精致且别具当代精神的单品,配以衬衫及领带来彰显个人创意。本季新品囊括了饰以针织领口与袖口的夹克,织物的柔软与干净利落的廓形相辅相成;以及对羊绒猎装夹克的崭新诠释,与裤装和领带组合搭配,从而带来别具一格的剪裁表达。       温暖舒适的针织单品,在领口上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 高领、围巾领、烟囱领、半拉链翻领;经过精纺处理,缀以自然暖色调的艺术装饰风格几何图案,可以单独穿着作为造型的点睛之笔,亦可与 2022 秋冬系列的标志性外套叠穿,譬如:精致剪裁的羊绒/羊毛面料军装风格长大衣,缀以腰带与徽章等别致元素;或是双排扣厚呢短大衣,大开领处的线条采用了利落清爽的剪裁;也可选择奢华羊驼毛/羊绒混纺的派克大衣;或是精裁精制的柔软羊绒/水貂毛长袍大衣。搭配一双德比鞋或者花纹鞋底的披头士靴,为全身造型增添强烈个性。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Canali 绅士身着鲜明独特的造型出场。精致的天鹅绒飞行员夹克为正装添上新的注解,同时有绿色系、或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提花纹路等不同选择。这些造型可与典雅的多款晚装鞋,或创新地与绒面橡胶底休闲鞋相得益彰。       各种线条在 2022 秋冬系列中完美交融 – 或柔软蜿蜒,或修身硬挺 – 皆对经典的优雅风范进行了现代型格的重新诠释。Canali 一如既往深耕男装领域并持续探索,将不同材质互相融合,迸发全新活力,和谐呈现当代绅士的摩登剪影。       文章转自环球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2-01-20
简美曲线
首页 产品展示 品质保证 品牌故事 新闻动态
塑造健康曲线 品味华丽人生
联系方式
400-689-6333
简美曲线
扫一扫
简美曲线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