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号称中国第一大防晒服饰品牌的蕉下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蕉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上市。如果成功上市,蕉下将成为中国城市户外概念第一股。
据其招股书显示,蕉下2019年到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3.8亿元、7.9亿元、2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0.1%。
营业收入节节攀升,但蕉下的净利润却并不多。2019年到2021年期间,蕉下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达到2320.7万元、7.7万元、54.73亿元。为何2021年出现巨额亏损?对此,招股书称,是将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录作流动负债导致,其中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增加是由于公司估值增加所致。剔除上述因素后,2019年—2021年,蕉下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万元及1.36亿元。对比大部分传统服装以及运动品牌企业,该净利率处于较低水平。
作为网红品牌,焦下在营销方面毫不吝啬。打开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蕉下的营销铺天盖地。据悉,蕉下不仅与数百位KOL合作推广产品,更与多位一线明星有过合作推广,仅李佳琦直播间就达成了30天内10场直播的合作。
实际上,这背后是巨额的销售投入在支撑。招股书显示,2019年到2021年,公司分销及销售开支分别为1.24亿元、3.23亿元和11.4亿元,分別占营业收入的32.4%、40.7%和45.9%。2020年和2021年营销费用增长率高达159%和242%,均高于同期营收增速。
据了解,最早让蕉下出圈的,是其于2013年推出的第一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在小黑伞推出时,蕉下就在推广中注重突出自己的科技属性,称该款产品使用的L.R.C涂层是一种紫外线阻隔率达99%的科技型涂层,隔热和遮阳效果大大超过普通黑胶涂层。
尽管蕉下一直把科技(功能)和设计(时尚)作为主要卖点。但该公司的研发投入极低,与其高昂的销售费用形成鲜明对比。据招股书,2019年到2021年,蕉下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85万元、3589万元及7164万元,分别占总营收的5.2%、4.5%和3%。截止2021年12月31日,该公司研发团队由197名员工组成,占公司员工总数的14%,而蕉下的销售人员占比高达58.6%。这样的研发投入数据跟其标榜的“科技属性”大相径庭。
站在港交所门口的蕉下,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研发短板、线上线下失衡、流量和爆款持久性、消费者体验服务等。焦下上市后表现如何,环球网时尚将持续关注。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