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美曲线 时尚之美 华丽人生
联系方式:400-689-6333
重庆美昊源实业有限公司
塑造健康曲线,享受时尚之美,品味华丽人生!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时尚新闻
返回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时尚新闻
2022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公布主题“游戏” 将邀请决赛入围者共庆设计与创新
2022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公布主题“游戏” 将邀请决赛入围者共庆设计与创新
       七位极具潜力的新秀设计师入围全球知名原创时尚大奖及人才发展计划——2022国际羊毛标志大奖的决赛。       Ahluwalia – 英国       EGONLAB –法国       Jordan Dalah Studio –澳大利亚       MMUSOMAXWELL –南非       Peter Do –美国       周睿–中国       Saul Nash –     英国       2021年7月,由知名业内专家与The Woolmark Company组成的荣誉评审委员会在对数百份申请进行审查后选出了七名决赛入围者。澳大利亚羊毛发展公司(Australian WoolInnovation,The Woolmark Company母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Roberts表示:“我们很高兴能推动年轻一代创意非凡的行业颠覆者们参加 2022国际羊毛标志大奖。随着奖项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目标是继续支持设计师超越当下的思维,突显美丽诺羊毛的创新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呈现其融合最新技术的可能,以满足未来消费者日益苛刻的需求。”今年的主题“游戏”将是一场庆贺前瞻性设计与创新的盛典。入围者将被邀请参加各种纺织品、设计及商业模式的体验和实验,从而推动创新改变,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每位入围者都将获得一笔6万澳元的奖金,由该项目的教育倡导组织创新学院(The Innovation Academy)提供,用于推动美丽诺羊毛系列作品的开发,并涵盖来自业内导师的专业指导,包括造型师兼编辑Gabriella Karefa-Johnson、Farfetch首席品牌官HolliRogers、教育家兼倡导者Sinéad Burke、《Vogue Talents》总监兼《Vogue》意大利版及国际品牌副总监Sara Sozzani Maino、yehyehyeh创始人及现代传播集团编辑总监叶晓薇以及《Business of Fashion》主编Tim Blanks。国际羊毛标志大奖七位入围选手将展现其2022秋冬季美丽诺羊毛系列作品,突显其产品供应链的清晰透明,并携手合作伙伴CommonObjective共同创建一条可持续发展路径。由知名业内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将于2022年4月公布获奖选手。       一位选手将最终获得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并获得20万澳元的奖金,用于他的事业发展。“Karl Lagerfeld创新奖”将会颁发给另一位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入围者,获奖者将获得10万澳元奖金。今年还将继续推出“羊毛标志供应链大奖”,以表彰贸易合作伙伴在提高羊毛供应链创新意识方面的杰出贡献。所有决赛入围者的作品都有机会通过大赛的零售网络在全球知名商店上架。今年国际羊毛标志大奖入围选手还将加入一个著名的校友会,其中包括Karl Lagerfeld、Yves Saint Laurent、Emily Bode Aujla、Richard Malone、Angel Chen、Gabriela Hearst、Rahul Mishra以及最新加入的Matty Bovan。       The WoolmarkCompany欣然宣布今年创新学院的合作伙伴:Tilting the Lens、Common Objective、Queen of Raw、Aquapak以及Close to Clothes。该项目拥有一个超过47家国际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全球网络,包括BYBORRE、D-House和KnitwearLab and studioe®。 创新学院为决赛入围者提供早期投资,支持其产品研发、专业指导、业界人脉拓展以及商业支持,并为可持续业务的发展提供独一无二的见解与支持。       本文转载自VOGUE时尚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26
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加拿大鹅任命亚太区新总裁
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加拿大鹅任命亚太区新总裁
       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       国内服饰零售商拉夏贝尔于近日发布关于被债权人申请破产清算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指出,与拉夏贝尔存在合同纠纷的三家债权人公司,嘉兴诚欣制衣有限公司、海宁红树林服饰有限公司以及浙江中大新佳贸易有限公司,向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人民法院递交了《破产申请书》。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嘉兴诚欣未公布具体债务金额外,拉夏贝尔应向红树林和浙江中大共计支付 219.65 万元。不过这三家公司认为拉夏贝尔缺乏清偿能力,因此向法院提交《破产申请书》。 若法院宣告破产,拉夏贝尔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Guess第三季度收入大涨13%       在截至10月30日的第三季度内,Guess收入同比大涨13%至6.43亿美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4.4%,其中零售业务销售额同比大涨30%至1.696亿美元,批发收入录得64%的强劲增幅至5900万美元,授权业务也实现了 37%的稳健增长至2660万美元。期内,Guess的净利润同比大涨13.3%至2990万美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大涨140.5%。截至收盘,Guess股价大涨超过11%,市值约为15.4亿美元。       Mulberry上半财年收入大涨34%       在截至9月25日的六个月内,英国奢侈品牌Mulberry销售额同比大涨34%至6570万英镑,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3%,毛利率提升至69%,税前利润录得1020万英镑,远优于上年同期的亏损240万英镑。该品牌表示,业绩的强劲表现主要得益于英国本土市场36%的增幅提振,亚太市场也在中国38%的显著增长推动下大涨23%。       Chanel收购法国皮革加工商Ateliers de May       据法国媒体消息,Chanel已收购位于法国新阿基坦大区的皮革加工商Ateliers de May,此次交易的具体细节尚未披露。通过此次收购,Chanel 将加速在手工皮具领域的拓展。交易完成后,Ateliers de May的员工数量预计将从目前的80人增至300人,总裁一职将由Chanel时装部门总裁Bruno Pavlovsky接管。       加拿大鹅任命Ferragamo前高管为亚太区总裁       奢侈羽绒品牌加拿大鹅任命Paul Cadman为亚太区总裁,将负责品牌在大中华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所有商业、财务与营销活动。资料显示,Paul Cadman曾在Salvatore Ferragamo、宝格丽和雅诗兰黛等品牌担任领导职位,在奢侈品行业拥有超过三十年的丰富经验。       国内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或超2000亿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 中国闲置高端消费品零售行业研究报告》,未来二手奢侈品存量规模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预估到2025年会达到接近 4 万亿,国内二手奢侈品零售市场到2025年或超过2000亿。鉴于国内二手奢侈品行业较为混乱,让消费者购买信心不足,中检集团奢侈品鉴定中心主任曹锐认为,各大二手奢侈品应该联合专业鉴定机构培养优质奢侈品鉴定人才。       海澜之家申请元宇宙商标       据天眼查App显示,海澜之家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近日申请注册“海澜之家元宇宙”商标,国际分类为皮革皮具,当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今年前三季度,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41.56亿元,同比增长20.19%,归母净利润为20.48亿元,同比增长58.70%。截至周三收盘,海澜之家股价上涨2.71%至6.44元,市值约为278亿元。国内美妆集合店话梅投资海外小众美妆品牌Kevyn Aucoin       据私募股权投资公司Manzanita Capital官网显示,该公司旗下彩妆品牌Kevyn Aucoin被国内多品牌美妆集合店HARMAY收购。Kevyn Aucoin是美国好莱坞专业和彩妆师凯文奥昆于2001年创立的同名品牌,延续了化妆师本人在美妆领域的经验,产品覆盖底妆、眼妆、唇妆等全品类彩妆等。       Nordstorm业绩不及预期 股价暴跌29%       在截至10月30日的三个月内,高端连锁百货Nordstrom销售额同比猛涨逾3.5倍至35.34亿美元,但较疫情前仍下跌8%,净利润则从去年的5300万美元增长至6400万美元,不及市场预期。财报发布后,Nordstrom股价大跌近29%,市值约为36亿美元。       Gap与Yeezy联名款卫衣成品牌史上单日线上销售额更高的产品       据美国时尚零售商Gap集团透露,旗下核心品牌Gap和Yeezy的联名款卫衣成为品牌自创立以来,单日线上销售额更高的产品,并吸引了70%的新消费者,但未公布具体销售数据。在截至10月30日的三个月内,Gap品牌销售额同比上涨4.6%至10.39亿美元。       Burberry邀请非时尚界人士加入董事会       奢侈品牌Burberry日前宣布Danuta Gray为非执行董事以及薪酬和提名委员会成员,进一步扩大董事会规模。资料显示,Danuta Gray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管,但并非时尚界人士,目前是Direct Line Insurance集团主席,以及St Modwen Property的主席和英国国防部的董事会成员,还曾在Aldermore Bank、Old Mutual、Page Group、Paddy Power和Aer Lingus的董事会任职。       Gucci创意总监赢得年度时尚开拓者奖       由TikTok赞助的2021年时尚大奖颁奖典礼将于11月29日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举办。根据已公开的获奖名单,Gucci创意总监赢得开拓者奖,成为继Kim Jones和Sarah Burton后,第三位获得这一奖项的设计师。BFC表示,Alessandro Michele在文化、艺术、音乐和电影方面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近年来创意输出的先锋人物。       开云集团旗下眼镜制造商推出数字平台       开云集团旗下意大利眼镜制造商Kering Eyewear于日前推出数字平台,以记录和确认其每个合作伙伴生产链条中每个环节是否真正遵守质量标准以及环境、社会和道德,旨在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旗下供应商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凸显集团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决心。       Kering Eyewear成立于2014年,主要负责开发和分销15个品牌的眼镜产品,除Gucci、Cartier、Saint Laurent、Bottega Veneta、Balenciaga和Chloé、等品牌外,今年夏天开云集团还收购了丹麦奢侈眼镜品牌Lindberg。       LVMH将在意大利招募2000名手工匠人全球更大奢侈品集团LVMH日前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Odeon剧院举办了“SHOW ME” 活动,不仅展示了LVMH“卓越工艺Métiers d’Excellence”项目的新目标,也进一步凸显了LVMH在意大利独特的制造、设计和客户服务战略。       LVMH人力资源和协同执行副总裁Chantal Gaemperle表示,集团迫切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卓越工艺’项目,预计未来三年将在意大利招聘2000多名手工匠人,明年还会在亚洲、北美和英国开设新的课程。       沃尔玛将在Twitter上进行直播促销       沃尔玛宣布将于11月28日在Twitter上举办名为“网络大促销”的直播活动,并会同步至Facebook、Instagram以及TikTok等主流社交平台以及沃尔玛官网。该活动将由歌手Jason Derulo主持,直播时长大约为 30 分钟,节目中还将有特别嘉宾出场。近一年以来,沃尔玛一直加速扩大其电商直播业务规模,去年12月与TikTok合作开展了首次假期特别直播活动。       本文转载自时尚头条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25
爱马仕第三季度收入大涨31%;潮流媒体Highsnobiety寻求出售
爱马仕第三季度收入大涨31%;潮流媒体Highsnobiety寻求出售
爱马仕第三季度收入大涨31%       据时尚商业快讯,在截至9月30日的前三季度内,爱马仕继续领跑,销售额大涨57%至66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大涨35%,第三季度收入大涨31%至23.67亿欧元,较2019年同期也录得40%的强劲增长,再次印证该品牌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期内,涵盖中国的除日本外的亚洲市场收入大涨63%,日本大涨35%,美国大涨85%,欧洲也录得45%的强劲增长。按品类分,铂金包所在的皮具和马具部门收入大涨42%至30.76亿欧元,成衣和配饰也录得68%的显著提升至16.34亿欧元,香水和美妆产品大涨50.7%,手表业务表现最强劲,同比大涨89%。Ermenegildo Zegna上半年中国收入大涨80%       意大利奢侈男装集团Ermenegildo Zegna杰尼亚上半年表现强劲,收入同比大涨49.9%至6.03 亿欧元,并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为3228万欧元,上年同期为净亏损8775万元。期内,该集团在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地区的销售额均有所增长,中国市场增速更高达81.1%,占总收入的近一半,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强劲的购买力。欧莱雅集团第三季度收入增长逾13%超预期       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全球更大美妆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3.1%至79.97亿欧元,推动前三季度收入大涨18%至232亿欧元,远超分析师预期。首席执行官Nicolas Hieronimus在财报后的会议中表示,中国市场继续录得双位数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护发和护肤产品的强劲需求,特别是兰蔻和赫拉等高端品牌。联合利华第三季度收入增长2.5% 美妆业务成主要推力       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联合利华销售额同比增长2.5%至135亿欧元,超过分析师预期,主要得益于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市场以及Hourglass等新兴美妆品牌业绩增长推动。联合利华在财报中透露,Hourglass所在的Prestige Beauty部门增幅高达两位数。Crocs第三季度收入大涨73%创新高       据时尚商业快讯,美国休闲鞋履品牌Crocs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大涨73%至6.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主要得益于美国高达94.5%的增速提振,涵盖中国的亚太市场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也录得21.2%和42.8%的强劲增长。 期内,Crocs电商收入同比大涨68.9%,占总收入的36.8%。财报发布后,Crocs周四股价大涨9.3%至148.6美元,市值约为91亿美元。CK母公司董事长将卸任       旗下拥有Calvin Klein和Tommy Hilfiger等品牌的美国时尚集团PVH日前发布声明,董事长Manny Chirico在今年2月卸任首席执行官职务后,又将于年底辞去董事长职务并离开董事会,标志着他在PVH近30年的职业生涯将结束。资料显示,Manny Chirico于1993年首次加入PVH担任副总裁兼财务总监,随后又被任命为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最终于2006年将成为首席执行官,一年后加入董事会并接任董事长。截至周四收盘,PVH股价上涨1.4%至112.7美元,市值约为80亿美元。Forever 21首席执行官离职       Forever 21日前宣布,首席执行官Daniel Kulle将离职。值得关注的是,Daniel Kulle于去年2月才加入Forever 21,主要负责品牌被Authentic Brands Group收购后的一系列重整事宜。在加入Forever 21前,Daniel Kulle在H&M工作了25年,担任过战略顾问,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Missguided任命新首席数字官       英国快时尚电商Missguide日前宣布Nick Thomas为首席数字官,终于填补了长期空缺的关键职位。资料显示,Nick Thomas此前为Holland & Barrett的首席数字馆,拥有丰富的相关经验。自2009年创立以来,Missguided已成为英国最主要的快时尚电商之一,在截至3月的2020财年其销售额大涨 40%至约2.9亿英镑,今年营业额有望进一步增长至近4亿英镑。Chloé成为首个获得共益企业认证的奢侈品牌       历峰集团旗下奢侈品牌Chloé日前获得共益企业B Corp的认证,成为首家获得该认证的奢侈品牌,标志着品牌转型成为使命驱动的商业模式,其重塑运营方式之路也迈上了新台阶。共益企业创立于2006年,是评估品牌社会和环境影响最严苛的认证之一,主要通过300多个指标,考核企业对社会产生的整体积极影响以及对持续改进的承诺。街头潮流媒体Highsnobiety寻求出售据纽约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街头潮流杂志Highsnobiety已委托投资银行LionTree为其寻求买家,已引起部分潜在买家的兴趣。Highsnobiety由David Fischer于2005年创立,总部位于柏林,在伦敦和纽约设有办事处,今年收入将达到6000万美元。优衣库北京首家全球旗舰店将于下月开业       据时尚商业快讯,优衣库位于北京三里屯的全球旗舰店将于11月6日正式开业,新店将结合中国传统和社会,融合科技、艺术、文化、创意和可持续发展,为消费者打造更加沉浸的“LifeWear体验”。此外,优衣库还将在2021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IIE) 上展示新的门店概念。优衣库于2002年9月在中国开设了第一家门店,目前在中国的门店规模已达850家。Zara在伦敦市中心开设全新旗舰店       随着英国消费者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快时尚巨头Zara日前在伦敦金融城开设全新旗舰店,店内采用曲线型的路线划分空间,以让消费者尽可能充分地与品牌产品持续互动。值得关注的是,该新概念店为消费者了提供自助提货和自助结账服务。消费者还可预订试衣间,以节省等待试衣的时间。「播 broadcast」母公司前三季度净赚近6000万       日播时尚周四公布2021年前三季度业绩数据,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大涨30.98%至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96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今年8月,日播时尚正式宣布演员倪妮为「播 broadcast」代言人,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影响力。潮流前线母公司搜于特前三季度净亏损或超20亿       休闲品牌潮流前线母公司搜于特日前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集团净亏损或达20亿元至23亿元,其中第三季度亏损约为6.64亿元至9.64亿该集团在公告中解释道,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短缺,品牌服饰业务只能销售库存产品,供应链方面则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了市场采购,对整体业务开展带来负面作用。眼妆品牌WOSADO悦瞳半年内或达近3亿元融资       眼妆品牌WOSADO悦瞳日前宣布已在半年内连续完成 A 轮与 A+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近3亿元,由红衫中国种子基金、高瓴创投领投,达晨创投、联想之星、深圳中小创投等机构跟投,老股东魔量资本和风物资本继续跟投。悦瞳成立于2017年,主要产品包括假睫毛和眼部彩妆单品,目前已入驻天猫、京东、小程序商城和小红书等线上渠道,并在全国一二线城市开设近 40 家门店。      本文转载自时尚头条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24
不只香氛,Byredo能如愿成为下一代奢侈品牌吗?
不只香氛,Byredo能如愿成为下一代奢侈品牌吗?
       众多从香氛起家的品牌,都在推出更丰富的产品线,比如:香氛蜡烛、家用香氛、手部和身体护理产品等。但始终还是围绕着“香味”打转转,最多延伸到临近的个护或美妆品类。       但有这样一个我们熟知的小众香氛品牌,却早已经默默打破了行业的成规,快速拓展到了眼镜、皮具、鞋履、服装等更广阔的奢侈品天地!这个品牌就是——Byredo。为什么 Byredo 不想只卖香氛?       Byredo 官网显示,品牌目前销售的品类包括:香水、彩妆、家用香氛、手部和身体护理和“Byproduct”。Byproduct 涵盖了眼镜、小型皮具、鞋履和家居产品。打开 Byredo 官网,可以看到以下一段话:       “2006年,由印度裔加拿大籍创始人 Ben Gorham(时年29岁)创立于斯德哥尔摩,Byredo 是一个欧洲奢侈品牌,其愿景在于通过产品和体验来阐释记忆和情感。Byredo 正通过全新的方式来重塑奢侈品世界,在这里,情感主导整个创作,呈现出一个完整且不受限的品牌宇宙。”“Byredo 永远是一个表达想法的工具”       “Byredo 的理念来源于,通过产品来呈现情感和自我表达”,Gorham 如此定义道。“学会把握分寸,明白你无需向每个人解释清楚,因为人们都是有智慧、复杂且情绪化的 —— 对于任何体验来说,这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推出全线皮具系列的2017年,Gorham 表示:“2~3年前,我感觉终于公司发展的足够稳健,可以支撑我设想过的项目。对我来说,Byredo 永远是一个表达想法的工具,做美妆品类只是暂时的,因为我需要打好底子,但我一直在想象有更多的媒介。”       在 Byredo 的香氛已经足够深入人心时,Gorham 为新拓展的多元时尚品类命名为——Byproduct,有趣的是,这个词本身含义正是“副产品”。“Byredo 希望以多元的创意形式与人们达成联结,而我对(具体形式)从不设限。Byproduct 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质性探索。”       Gorham 在接受《Madame Figaro》中文版采访时表示,“我最喜欢 Byredo 的地方,是我们不会被一个类别去定义,这可能是我们更大的不同。我们可以是香氛美妆品牌,但我们的精神是自由的,并且追求完美,两者之间的张力意味着我们可以创造出任何可能。”“我从不畏惧品牌的增长”       Byredo 是 BenGorham 从家中制作香氛蜡烛起步的,当时考虑到生产过程中过滤等环节的复杂性,他先是在家中厨房自己制作香氛蜡烛,送给身边的朋友。       在结识了两位调香大师 Jér me Epinette 和 Olivia Giacobetti 后,Gorham 成功将儿时父亲身上的青豆气味记忆转化为 Byredo 品牌的首款香水—— Green,随后又推出了 Chembur、Pulp、Rose Noir 和 Gypsy Water等四款产品,Byredo 品牌在 2006年正式成立。       Gorham 在品牌十周年时(2016年)曾回忆道:“创业之初,就只是做我眼前能干的事,我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且缺乏经验。然后我的胃口变大了,画了一个很宏大的计划,上面是我能向消费者展示的产品,我开始意识到人们是愿意接受的,也就有了后续发展。”       Gorham 从不掩饰自己在商业上的雄心壮志,他曾表示,既然已经走了商业化路线,就会尝试更多的产品,但这并不等同于向奢侈品巨头们看齐:“我没有将 Byredo 与大牌对标,比起 LV 和 Hermés,我们的规模还相当小。那些想找到独特产品的人是我们的顾客,而且我们更多是跟年轻的世代对话。”       早在 2013年,Gorham 就曾直言:“扩张一直是我们愿景的一部分,我从不畏惧品牌的增长,人们买产品、用产品是我做这件事的一大原因。可能这点跟我当过运动员有关,我是一个很有竞争意识的人,因此扩张品牌一直是我想做的。”有市场消息源指出,截止到2013年2月,Byredo 的年销售额约在3000万美元。“向人们展示我们真正的根源”       品牌创立后的第二年(2008年),Byredo 入驻美国奢侈品百货 Barneys New York,次年就成为了第二畅销的香水品牌。截止到 2010年,Byredo 已经有了八款香水,也是在这一年的4月,品牌推出同款香型的沐浴乳和身体乳,迈出品类扩张的第一步。2013年,Byredo 推出手部护理产品。       但 Gorham 坦承,Byredo 缺乏传统意义上成功的香水及奢侈品牌所具备的“血统”和“历史底蕴”:       “说实话,伴随我们的发展,没有这样的底蕴让我很困扰,因此在2014年,我们与 M/M Paris 合作,拿掉了黑框,重新设计logo,调整字体等等,这样做是为了在保持与奢侈品和工艺的联系的基础上,向人们展示我们真正的根源。”       因此,可以看到,Byredo 努力进行品类拓展,其背后很大的驱动力来自于 Gorham 对品牌短板的清晰认知,和品牌进一步发展的危机感。背后金主,功不可没       迄今 Byproduct 已经拓展至包括皮具、眼镜、毛毯、野餐篮、高级珠宝等不同领域。但这些品类在短时间内肯定无法成为 Byredo 的主要利润来源。支撑 Byredo 快速品类延伸的,和它背后的金主——伦敦私募股权投资公司 Manzanita Capital 的支持分不开。       2013年,Manzanita Capital 收购 Byredo 多数股权。在此之前,该基金早于2005年收购了法国沙龙香氛品牌 Diptyque。       Manzanita Capital 通过新闻稿表示:“我们希望能为 Byredo 及其创始人 Ben Gorham 提供资源,支持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具体的资源包括资金、我们旗下其它品牌公司所拥有的专业知识等等。”       Manzanita Capital 创立于 2001年,创始人 William Fisher 是美国著名服装集团 GAP 的创始人夫妇 Donald Fisher 和 Doris F. Fisher 的次子。这家基金聚焦美妆领域的“小众宝藏品牌”,截止到今年3月,在高端美妆领域共完成了八笔投资和三笔收购,投资的项目包括英国美妆零售商 Space.NK、英国高端护肤品牌 Evelom(已在今年3月出售给了中国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美国互联网美妆公司 Glossier,收购的品牌则是:Byredo、Diptyque、及美国彩妆师品牌 Aucoin Beauty。想成为奢侈品牌?从包袋入手       2017年,Byredo 推出首个完整的包袋产品线,包括:54款手袋、6款钱包、3款手拿包和1款卡包。       这些包袋产品全部在意大利生产,用的则是法国小牛皮、蜥蜴皮和蟒蛇皮。在英国的 Selfridges、美国的 Wooster 和 Barneys、瑞典的 MS6 等零售商处有售,售价达到 1000~3200美元。       “打造成熟的香氛品类是更重要的首要任务,但我想探索(皮具系列)已经有段时间,Byredo 永远都是我们用来表达想法的工具。” Gorham 当时曾这样说道。       早在 2014年底,Byredo 就曾推出过皮具配饰系列进行试水。更早之前,Byredo 先是零零散散地推出了一些小型皮具,例如用来装蜡烛、香水的皮革质地的盒子。       谈及此前用来试水的皮具系列,Gorham 表示:“消费者不想要行李箱,我们当时用了一种很有欧洲感觉的特殊皮料,没有任何涂层,很快就会有做旧感,但这是一种欧洲人能够感知到的情绪,但在美国市场行不通。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在所有产品线上实现这种愿景。”       经过这轮试错,Gorham 更好地掌握了消费者的兴趣点,了解了皮具整个生产流程,以及库存等相关潜在风险,推动品牌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产体系。Byredo 逐步构建了一支专业团队,成员来自 Louis Vuitton、Hermès 和 Dior 等奢侈大牌。“团队主要负责生产和品控...我们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分销基本上是按照一家美妆公司去做的,如果要推出包袋系列,那就要一个能处理相关问题的组织。”       在正式推出皮具系列一年之后,Byredo 调整了销售渠道,包袋系列仅在 Byredo 的精品店、精选零售商处出售,与此同时,品牌进一步强化了针对包袋系列的讲故事能力,推动销售额增长。       Gorham 认为,这个系列的更大特点就在于不简单追逐当时流行的“It bag”潮流:“我们很多顾客都会买这个价位的包袋,另外我认识的很多女性并不认为包袋是炫耀的工具,而是能够展现自己个性的私人物品。我希望(包袋系列)能够获得老顾客的青睐,也能为品牌带来更多的新顾客。”2019年,Gorham 曾透露表示 Byredo 的包袋业务 “日渐强盛”。先联名合作,再推出品牌自有系列       早在 2018年,Byredo 就曾与纽约街头潮牌 Off-White 合作,推出名为 Elevator Music 的联名系列。       当时这个联名系列包括香水、护手霜、T恤、牛仔裤、牛仔夹克和包袋等产品,在 BYREDO.com网站、伦敦 Selfridges 百货、巴黎老佛爷百货、纽约 Barneys New York 和首尔的 Boon the Shop 限时发售。       2019年6月,Byredo 在巴黎男装周发布了首个由创始人 Gorham 亲自操刀设计的胶囊时装系列——Byproduct。       这个胶囊系列包括了 10款定制西装、皮革运动鞋,其中定制西装于当年秋季开放订购,由斯德哥尔摩的老牌裁缝店 A.W.Bauer & Co 负责制作;鞋履则于9月开始在门店发售。但当时 Gorham 表示,Byproduct 推出西装套装和运动鞋产品是“一次性的”,不会成为常规品类。       2015年,Byredo 曾与加州知名眼镜品牌 Oliver Peoples 合作,推出墨镜和香水套装。2019年7月,Byredo 推出首个自己的眼镜系列 Solaires。       作为 Byredo 首个由内部制作的眼镜系列,Solaires 包括有三款墨镜:The Engineer、The Bohemian 和 The Certified Pilot。这些墨镜由日本福井专业匠人手工打造,使用了日本钛镜框和专为过滤阳光而开发的矿物玻璃,“我真的想像打造珠宝一样制作眼镜,顾客可以在我们的零售门店获得眼镜抛光和调整服务。”借力艺术创意人士,完成多品类产品设计       Byredo 在官方微博如此说道:“Byproduct 系列是一个进程——以精确严格的方法和工艺去实现本能创造力 ... 作为 Byredo 每月发布的限量系列,Byproduct 每一次发布设计皆以连续的数字编码,由别具匠心的方式展现在创意视觉中,以手工艺作为核心,跳脱传统美妆香氛行业工业化的机制,抓住当下节奏与 Byredo 精髓所在。”       最新的 Byproduct 26是一款有 Byproduct 刺绣标识的沙滩巾,仅在旗舰店限量发售;Byproduct 25 则是由瑞典陶瓷艺术家 Birgitta Watz 创作的野餐篮瓷器套组,包括陶瓷餐具、桌布、餐巾等21件产品;Byproduct 24 则全球限量18只的玻璃花瓶,与哥本哈根玻璃艺术家 Nina N rgaard 合作而成。       此外,Byredo 非香氛类产品系列多由品牌联手外部创意人士合作而来,例如:2020年,与彩妆艺术家 Isamaya Ffrench 合作,Byredo 推出彩妆系列,包括15款口红、润唇膏、睫毛膏等产品。Gorham 2020年接受《福布斯》采访时表示:“我一直觉得颜色或许会成为 Byredo 的重要支柱,所以自从两年半前,我们就决定一起合作推出这个项目。”       Byredo 美妆开发总监 Annabelle Payne-Reydellet 2020年在接受 《Luxe Packaging Insight》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彩妆成为品牌第二个美妆类业务增长支柱。”       2020年1月的巴黎高定时装周期间,Byredo 与珠宝设计师 Charlotte Chesnais合作,推出了胶囊高级珠宝系列 Value Chain。品牌指出,“全新 Value Chain 系列中最重要的是表现感受,而不是展示或身份地位象征,并用链环这一元素传达佩戴者与制造者的情感联系。”       Gorham 2020年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如果是消费品,就需要解释清楚卖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消费者能理解,就会买。艺术品的话就不一样了,因为如果被完全理解,就缺失了张力,也就没了艺术的趣味性。”调整门店设计以容纳更多品类       2009年10月,Byredo 首家精品店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业,Gorham 与 Christian Haller d、 Johannes Svartholm 共同操刀门店设计,整体采用简洁的风格,但在细节处融入了些许印度风情,呼应 Gorham 的印度血统。“从创立品牌开始,我就在构思这样一家门店...” 门店开业时他如是说。       2015年,Byredo 在纽约开设首家美国门店,正式开启海外扩张。Gorham 接受《Fashionista》采访时强调:“这家感觉上更像第一家店。斯德哥尔摩那家有点珠宝箱中的一格,而且是我们在几年前开的。(纽约这家)才真正的门店,部分因为整个规模以及空间的品质,也有相当不错的预算来打磨设计和家具。因此更像是第一家门店。”       “这次的预算更高,我对用怎样的家具、用什么材料有非常具体的想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这家店更注重皮具系列和所有配饰的陈列,所以我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些品类和产品怎么去做组合。”       在接受《Yahoo News》采访时,Gorham 希望纽约这家门店感觉像一间公寓,“我希望它有点惊喜,消费者可以到处逛逛,探索产品。咱们现在在的里屋就是一个用于交流的空间,我们也讨论过在这个地方开个酒吧。”       2018年,Byredo 在伦敦、巴黎分别开设了一家精品店,同年在北京、上海开设限时店。2019年,Byredo 在首尔开设精品店,上海恒隆广场精品店也于当年11月底开业。2020年,品牌还在新加坡开设当地的首家精品店。       Byredo 官网信息显示,品牌截止到目前共在全球40多个市场有售,官网陈列的门店数量超过了50家,其中,中国有12家。       今年7月,Byredo 在杭州湖滨银泰in77开设浙江省首家旗舰店,也是品牌在中国内地的第八家专卖店,这家门店出售香氛、Byproduct 系列的全线产品,还推出了限量版“Upcycle”皮具系列,9月起将发售美妆系列。Byredo 能否成为新一代奢侈品牌?       回顾我们熟知的奢侈品牌的发展历史,绝大部分都起源于高级皮具、时装或珠宝,鲜有香氛美妆。       与老一代香水品牌不同,在小众香氛备受推崇的当下,Byredo 与高端消费者的情感连接要更加深入和个人化,其定位于全品类奢侈品牌的自信或许正源于此。       无论 Byredo 能否如愿成为新一代欧洲奢侈品牌,这样的大胆尝试已经值得行业关注和兴奋。       不过,奢侈品牌占据用户心智非一日之功,尽管已经扩展至多个品类,但在多数消费者的心中,Byredo 依然是个香氛品牌。这种固化的认知,需要品牌持之以恒的努力去打破。       与艺术家/创意人士/其他品牌展开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以单个胶囊系列的形式限量发布,为 Byredo 的多元化拓展提供了一个比较便捷、低风险/低成本的途径。不过,目前 Byredo 新产品的推出和品类的延伸,更多是基于创始人 Gorham 这位灵魂人物的思考和判断。放眼未来,品牌必须建立一个更加成熟的系统来支持多品类的长期发展,稳定地输出创意和产品,持续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与那些百年积淀的老一代奢侈品牌不同,Gorham 的品牌哲学颇为“清奇”,他将 Byredo 的多品类拓展定义为“对叙事的投资”:       “讲故事是 Byredo 品牌最最重要的核心 DNA,我花了多年时间来打造一个平台和一家公司,现在能以明确的方式去表达更多的想法。繁盛且强劲的业务让我们能通过不同媒介,为这种‘叙事’进行更多的投资。”       Gorham 讲述的故事是否能收获更多忠实听众,并隔空共鸣,将决定 Byredo 品牌宇宙到底能有多大。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23
为何奢侈品牌在澳门的生意如此火爆?
为何奢侈品牌在澳门的生意如此火爆?
       在多家奢侈品企业近期发布的财报中,都会发现一个以前很少提及的城市 —— 中国澳门。       卡地亚和梵克雅宝的母公司、瑞士奢侈品巨头历峰集团(Richemont)公布的最新季报显示,(4-6月)亚太地区销售额增长40%,其中最为突出的三个地区是:中国内地、中国澳门和韩国。       意大利奢侈品牌 Brunello Cucinelli 在最新发布的2021上半财年报告中也表示,澳门市场表现良好。       周大福珠宝集团刚刚发布的最新季报(4-6月)则显示,澳门市场同店销售录得高达 1602.2%的巨幅增长!       与此同时,在澳门当地疫情平稳后,包括意大利奢侈品牌 Versace(范思哲)、美国珠宝品牌 Harry Winston(海瑞·温斯顿)、瑞士制表品牌 Breitling(百年灵)、沙龙香水品牌欧珑(Atelier Cologne)等在内的多个奢侈品、美妆品牌纷纷在增开门店或推出活动,积极拓展当地的高端消费市场。       在社交媒体上,众多内地游客也晒出了澳门游的照片,或在言辞之间透露出自己刚刚去过或计划赴澳门旅游。       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旅游业的城市,澳门如何在疫情的影响下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当下的澳门时尚和奢侈行业表现如何?《华丽志》本文将通过澳门特区政府发布的官方数据、品牌财报、品牌动向等内容,对奢侈品和旅游消费在澳门的发展现状进行全方位解读。澳门:正成为“深度游”目的地       疫情爆发后,全球旅行中断,而澳门是目前中国内地游客进出较为方便(凭核酸检测报告即可)的旅游目的地,异国风情的城市面貌、丰富多元的美食选择、以及当地政府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在有效地推动着更多内地游客前往澳门旅游和消费。       2020年5月,澳门特区政府决定终止考虑征收旅客税,随后针对内地游客发放酒店券、折扣机票,还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展开推广攻势、。如今在小红书上,“澳门旅游”话题相关的内容已经超过了3.4万条。部分网友甚至在微博上寻求一起到澳门出游的伙伴。       日前,电商主播薇娅还成为了“澳门城市推荐官”,到澳门配合特区政府将澳门美食、旅游景点、文化符号等传递给内地消费者。       自2020年8月以来,内地是唯一一个进入澳门无需强制隔离的地区。最新的规定显示,自7月10日起,低风险地区游客持七天内核酸阴性报告和签证、签注即可赴澳旅行。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签证和签注仍需前往人工窗口办理、旅行团出游暂未恢复,意味着澳门的旅游业恢复仍处于早期阶段。       全球旅游数据和分析公司ForwardKeys 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被压抑的旅游需求,正转化为更多、更长时间地停留在离家近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澳门和海南。内地游客会花更长时间留在澳门,而不像过去那样将澳门作为“港澳游”的次要站点。       同一份报告显示,今年前五个月,74%的游客选择在澳门住3~5晚,22%的游客选择住1~2晚,2019年同时段,这两项数据分别是:42%、52%。       今年4月底,GGRAsia 从酒店官方预定渠道收集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包括 MGM Macau、Wynn Macau、Altira Macau、Galaxy Hotel 等在内的多家五星级澳门赌场酒店客房已经全部售出,且游客的住宿时间通常在3晚~5晚不等。       全球旅游数据和分析公司 ForwardKeys 曾在今年4月表示:“被压抑的需求将在五一期间释放,澳门是唯一一个中国游客复苏的非内地旅游目的地。”       果不其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Macau Government Tourism Office)公布的数据显示,五一黄金周期间(5月1日~5日),澳门的游客人数达到16.7万,5月1日更是创下疫情爆发以来的单日新高—— 4.5万+。尽管日均游客数量仅为2019年五一假期的21.2%,但相较今年春节期间,日均游客数量增长了158.2%。       非盈利专业雇主团体澳门旅游业议会(Travel Industry Council of Macau/TICM)会长胡景光(Andy Wu Keng Kuong)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创下了疫情爆发以来的更好成绩,主要观光景点都有成群的游客,整体上达到了我们的预期。这也提振了行业士气,本土旅游业正走出低谷”。整个五月,赴澳旅行游客人数为86.6万人次,其中99.9%来自中国的内地、香港和台湾。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5月,游客总数同比增长4.7%至339.9万,其中90.9%来自内地。同一时间段,内地赴澳的游客数量同比增长33.3%至309万,香港和台湾游客数量分别下滑58.5%、54.2%。时尚奢侈品零售亮眼反弹       Las Vegas Sands Corp(拉斯维加斯金沙集团)早前表示,2021年第一季度,“澳门的奢侈品零售销售额创新高”,集团旗下零售商场租户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集团指出,四季酒店(Four Seasons)奢侈品商场租户销售额甚至较2019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6%。       一位在澳门工作的全球性奢侈品牌高管向当地媒体《Macau Business》透露,品牌在澳门市场的销售额稳步增长,“恢复个人自由行后,可以看到部分内地游客,体量真正变大是在2021年春节及之后。在五一假期,甚至有消费者在门口排队等待进店。”       《Macau Business》今年6月的报道指出,受益于内地游客逐步回归,澳门的零售业,尤其是奢侈品零售业正快速复苏。今年前五个月,不包括博彩在内,总游客消费同比增长88.1%至130.9亿澳门元。       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澳门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68%至187.5亿澳门元,创疫情以来的新高,接近2019年同期的水准——203.8亿澳门元。按类别看:       手表和珠宝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23.4%至40亿澳门元,约为2019年同期的94%       皮具销售额同比增长150.5%至34.1亿澳门元,约为2019年同期的22.9%       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82.4%至11.2亿澳门元,约为2019年同期的54.9%       中国香港珠宝巨头周大福珠宝集团(Chow Tai Fook Jewellery Group Ltd.)发布的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未经审核的主要经营数据显示,本季内,中国内地以及香港及澳门的销售维持令人鼓舞的增长势头,推动集团零售值同比增长69.8%。       贝恩斯坦(Bernstein)的奢侈品分析师在今年3月指出,澳门的旅游购物区消费复苏,奢侈品牌门店最为繁忙,消费者在门口排队等待入场。他在备忘录中指出,澳门的奢侈品零售行业在2020年12月和1月就有强劲的表现,这一趋势延续到了3月 。在贝恩斯坦团队的澳门游中,澳门银河时尚汇购物中心的 Apple Store 最为繁忙,排队最长的则是 Wynn Macau(永利澳门)的爱马仕门店。       澳门知名国际时尚品牌特许零售商之一的 Rainbow Group(彩虹集团)创始人 Terry Sio 表示,过去两个月,集团的业绩逐渐复苏,伴随全球疫情放稳,对于下半年的业绩表现持乐观态度。彩虹集团旗下经营着 Bally、Dsquared2、Jimmy Choo、MCM、Marcelo Burlon、Off-White 、Rene Caovilla、琉璃工房等20+国际时尚和奢侈品品牌。时尚/奢侈/生活方式品牌加速布局奢侈品牌       2020年12月20日,意大利奢侈品牌 Versace(范思哲)位于澳门四季酒店的门店翻新后重新开张,销售女士和男士成衣系列,以及配饰系列。这家精品店占地369平方米,由知名建筑师 Gwenael Nicolas 以全新的理念打造,将品牌标志性的美杜莎(Medusa)形象与门店的空间设计融为一体。       2021年1月25日,瑞士制表品牌百年灵(Breitling)在澳门的第三家精品店落户「澳门银河 」时尚汇购物中心。这家拥有635平方英尺(约合59平方米)零售空间,主打现代工业风的精品店的门店设计灵感来自20世纪中叶的工业设计风格,品牌的钟表和专业测量工具亦是在此时声名鹊起。       2021年5月,法国奢侈品牌 Hermès(爱马仕)在澳门银河时尚汇购物中心开设精品店,这是爱马仕位于澳门的第四间精品店。       在2020年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已经有不少奢侈品牌在澳门市场进行布局。       2020年8月,英国奢侈男装品牌 Dunhill 在澳门的永利皇宫酒店(Wynn Palace)新增一家门店。Dunhill 表示,这家门店在品牌的亚洲扩张计划中占据了战略地位,再现了品牌多家代表性门店的元素 —— 如1950年代位于洛杉矶 South Rodeo Drive 的门店——灰色大理石外立面配搭落地玻璃窗;伦敦 Duke Street 和巴黎 Rue De La Paix 门店——黑胡桃树瘤形式的陈列柜和桌子。       2020年9月,加拿大顶级户外品牌始祖鸟(Arc'teryx) 在澳门威尼斯人购物中心开设旗舰店。       2020年11月,美国高级珠宝品牌 Harry Winston 在澳门银河时尚汇购物中心开设专卖店,门店总面积达1646平方米。美妆&香水品牌       4月23日,法国古龙水品牌 Atelier Cologne(欧珑)在澳门威尼斯人(Venetian)开设在当地的首家精品店。品牌指出,这家精品店的开业,意味着品牌的全球扩张更进一步。       4月31日,欧莱雅集团旗下顶级美容品牌 HR赫莲娜与免税集团 DFS 合作,在澳门四季酒店的 DFS 贵宾厅举办了VIP活动。在这次活动中,DFS 邀请了100位VIP参与品牌提供的个性化、数字化的高端美容体验。零售商       今年5月底,彩虹集团在澳门四季酒店新增了一家占地4500平方英尺(约合1347平方米)的门店,也是集团在澳门的第三家实体店。       5月初,免税巨头 DFS 集团在澳门推出了三家快闪店,以迎接五一黄金周,分别是:位于 Morpheus Hotel 的钟表快闪店,陈列展示了来自Franck Muller(法穆兰)、Hublot(宇舶表)、Ulysse Nardin(雅典表)、Zenith(真力时)的精选款式位于澳门银河时尚汇购物中心 T Galleria Beauty 门店的美妆快闪店       落址 StarWorld Hotel,面向 Galaxy Entertainment Group(银河娱乐集团)贵宾俱乐部(Privilege Club)成员的快闪店,提供包括美妆、奢侈品牌小型皮具等在内的商品,与此同时,在 DFS 微信小程序下单也可以在这家快闪店取货。高端酒店       2020年底,金沙中国(Sands China Ltd)旗下以英国为主题的综合度假村 The Londoner Macao(澳门伦敦人)第一阶段开业,这家酒店将在2021年分阶段全面开业。       澳门伦敦人设有四座酒店大楼:第一座大楼提供约650间 Conrad Macao(康莱德)的五星级客房及套房,以及澳门伦敦人酒店约600间伦敦主题套房,其中14间套房由 David Beckham(大卫·贝克汉姆)亲自设计;第二及第三座大楼分别提供约1800间及2100间 Sheraton Grand Macao(喜来登)客房及套房;第四座大楼则提供约400间 The St. Regis Macao(瑞吉)客房及套房。这座度假村还设置有52.5万平方英尺(约合4.9万平方米)的购物空间,集合130+门店和40+餐厅。       今年3月,法国雅高集团宣布,旗下豪华酒店品牌莱佛士(Raffles Hotel)将进驻澳门银河度假村,这间全套房酒店预计于2021下半年开张。       此外,邻近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澳门博彩控股斥资300亿打造的综合度假村“上葡京”也有望于今年开业,这家度假村设有三幢酒店大楼,包括全球首间 Karl Lagerfeld 酒店、亚洲首家 PalazzoVersace 酒店,共提供1892间客房和套房。未来发展趋势有待观察       澳门旅游零售服务业总商会(Macau Association of Retailers and Tourism Services)副会长卢宏骏(Lo Wang Chun)指出,近来奢侈品消费复苏尤为强劲,一定程度上受到内地游客“报复性消费”的推动。受益于更低的价格、无征税等原因,内地游客会选在澳门进行消费,另一个同样收到消费者追捧的则是海南。“现在的消费者主要是观光客,他们中的多数在来澳门之前就定好了消费目标。”       澳门中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和商业联盟(Industry and Commerce Federation of Macau Central and Southern District)主席 Lei Cheok Kuan 表示,伴随着游客的回归,澳门市中心的商户交易量有所提升,“大部分零售商的交易额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50%以上,有些甚至已经恢复到70~80%。当然五一之后业绩有所下滑,但我们希望自7月开始的夏季有所提振。”       伴随暑假的来临,澳门计划推出更多的活动来吸引内地游客,胡景光指出:“旅游行业希望推出更多的旅游产品来提升游客的体验,政府方面,打个比方,可以在内地的线上平台推出相关的措施和活动,来吸引游客。”       一位在澳门工作的国际奢侈品牌高管透露,过去几个月,品牌的销售额已经恢复到2019年时期的八成,“五一假期后,业绩在近几周有所下滑,但较去年高出许多。下半年的表现主要取决于旅游业的复苏进程,以及内地游客的奢侈品报复性消费能否延续。另外,如果内地游客能在下半年重新去香港的话,(澳门的)奢侈品市场复苏或将放缓。”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22
被 LVMH收购八年来,Loro Piana 变了还是没变?
被 LVMH收购八年来,Loro Piana 变了还是没变?
       在很多中国消费者的印象里,Loro Piana (诺悠翩雅)是奢华毛料的“极致”代表,以顶级的小山羊绒、骆马毛和美利奴羊毛服饰著称。       事实上,这个一贯低调的意大利奢侈品牌,已传承了六代,并在2013年加入了全球头号奢侈品集团 LVMH庞大的品牌矩阵。当时,品牌的创始家族将 80%的股权以 20亿欧元出售给了 LVMH,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好奇,加入 LVMH这支巨型“舰队”,低调的 Loro Piana 将会驶向何方,又将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八年过去了,和 LVMH集团旗下其他奢侈品牌相比,Loro Piana 低调依旧,既没有显眼的 logo,也没有潮流化的设计。       近期,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很多博主 po出一款带有彩色条纹的大容量羊绒托特包。这款实用度备受称赞却没有 logo的包袋,正是来自 Loro Piana 。评论区很多网友表示很惊喜:“原来 Loro Piana 不只有羊绒服装”。再顺着这条线索搜索更多产品品类,色彩缤纷的 Loro Piana 乐福鞋也在舒适度推荐笔记上被频繁提名。       透过托特包和乐福鞋,我们已经隐隐感觉到 Loro Piana 在不动声色间发生着变化 —— 一家原本以奢华面料见长的“生产型”企业,正在向更具全球视野和品牌意识的现代化奢侈品公司迈进。透过本文,《华丽志》将从以下六个方向解读 Loro Piana 正在发生的改变。变与不变被 LVMH集团收购后,什么必须变?什么不能变?       加入 LVMH集团后,这家已传承六代的意大利家族企业必须向更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转型。       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对品牌基因和悠久传统的坚守,势必会与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战略产生碰撞。那么,对于 Loro Piana, 什么必须变?什么又不能变?       “不变”的,是已故家族第六代继承人 Sergio Loro Piana 在与 LVMH达成交易时提出的唯一硬性“忠告”——不用明星设计师。       据LVMH集团董事会主席 Bernard Arnault的大儿子 Antoine Arnault在《华盛顿日报》的独家专访中回忆,这位羊绒大亨在生前对这笔收购交易只有一条“忠告”:       “Sergio 要求我,永远不要在 Loro Piana 启用明星设计师。他见证了很多品牌成为了设计师主导的品牌。但即便他不提出这个要求,我也不会这么做的。”       而“变”的是公司的管理团队,以及品牌的产品结构,营销策略等等,也是本文所聚焦的重点。       收购完成后,Loro Piana 董事会主席一职由 Antoine Arnault 出任;创始家族第六代继承人 Pier Luigi Loro Piana(Sergio Loro Piana的弟弟) 担任副总裁。(截至2018年的数据,Loro Piana 家族的持股比例已降至 15%)。       LVMH集团十分重视旗下品牌的本土化运营和管理,特别是用意大利人来管理意大利企业。       曾效力 Loro Piana 长达17年的原首席运营官 Fabio Leoncini 在收购交易后就跳槽去了意大利羊绒同行 Malo。2016年,LVMH集团就为 Loro Piana 寻觅了一位新的意大利首席执行官—— Fabio d’Angelantonio。他曾是意大利眼镜制造商 Luxottica (陆逊梯卡)的营销总监。下文中提到的近年来品牌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也正是在他的主导下展开。       2020年,LVMH集团又任命了一位意大利高管 Andrea Guerra 兼管旗下两大意大利品牌 Fendi 和 Loro Piana。他目前是 LVMH集团酒店部门(Hospitality Excellence)首席执行官,与 Fabio d’Angelantonio一样来自 Luxottica,曾执掌这家意大利眼镜巨头10年时间,并担任过意大利政府的工商业顾问。品类拓展手袋、家居、鞋履多品类“开花”       产品结构方面,Loro Piana 在并入 LVMH集团后,曾公布产品调整计划——男装业务的比例下调至总收入的三分之二,开发更多的皮具和配饰产品,提升其他品类的业务占比。       据彭博社的数据,在被 LVMH集团收购的当年,2013年,Loro Piana 的销售收入预计为7亿欧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为销售收入的20%(约为1.4亿欧元)。       2016年,彭博社数据显示,Loro Piana 在当年前三季度的成品零售销售收入约为8亿欧元,其他收入来自毛料的销售。在当年的 LVMH集团财报中,集团指出 “Loro Piana在强调核心产品的同时将扩大产品品类。”       紧接着在2017年的年报中,LVMH集团着重指出了 Loro Piana鞋履品类取得的优异表现,以及发力女装成衣品类看到的初步成果。       到最近的2020财年,LVMH集团肯定了这一年中 Loro Piana品牌在疫情特殊时期表现出的韧性,并强调,“Loro Piana未来将在皮具和服装品类中增加奢华原材料的使用。”       在近期的最新动向中,我们看到除服饰以外,品牌在手袋、鞋履、家居在内的品类已经开始“多点开花”。——手袋2021年4月,Loro Piana 推出全新手袋系列“Sesia”,正式进军手袋市场。       这款作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产品的命名和设计灵感来自总部所在的山谷,定价(中国大陆官网零售价在17000至34900元人民币之间),也远高于此前仅作为配饰的普通手袋。部分款式使用鳄鱼皮和其他珍贵皮革也符合品牌在皮具和服装类增加奢华原材料的策略。       “手袋是奢侈品行业最重要的品类之一。以一种与我们品牌的美学语言相一致的方式进入手袋品类,是非常重要的。”品牌首席执行官 Fabio d’Angelantonio表示。——鞋履       上个月,Loro Piana 推出了全新的美利奴羊毛运动鞋 360 Colorama,自重仅360克。       在中国市场,Loro Piana 两款深受游艇帆船爱好者追捧的标志性“白底鞋”(品牌与游艇帆船运动渊源深厚,柔软的白色鞋底不容易磨损游艇的甲板)——the Open                Walk 和 the Summer Walk 也开始火热起来。而其背后的一个重要推手即品牌针对鞋履品类推出的线上和线下门店定制服务。——家居       疫情后全球消费者对于家居环境的关注,也在 Loro Piana 的业务上得到了显著的映射。Fabio d’Angelantonio在近期的采访中着重提及他观察到,人们对家居面料和家居生活方式类业务表现出的空前兴趣。       在《华丽志》2020年对 Loro Piana北京SKP男装精品店探访中,品牌透露,其沙发定制业务在中国市场现在十分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在品牌(全球)官网的“家居”品类下,除了毛毯、家居服、拖鞋、毛巾这类传统家居传统以外,Loro Piana推出了瑜伽生活方式胶囊系列“The art of                wellbeing健康生活艺术”,包含羊绒瑜伽毯、杯套、瑜伽包等产品。这一系列推出于2020年底,是品牌与美国前超模 Christy Turlington 联手设计。       2021年8月底,Loro Piana刚刚与意大利著名奢华游艇制造商 Benetti(贝尼蒂)联手打造了一艘长37米的超豪华游艇 Motopanfilo 37M,由 Loro Piana提供内部装饰的材料和面料,内部设计由罗马设计公司 Lazzarini Pickering Architects完成。定制体验用定制强化奢侈体验       作为全球头部的毛料供应商,男士西服为代表的(半)定制业务一直以来都是 Loro Piana 更具标志性的服务之一。事实上,LVMH集团主席 Arnault 一家很早就是他们的客户。在如今的数字化加持下,这门传统、精细的服务迎来了全面升级。       2020年10月,《华丽志》探访了 Loro Piana 在北京 SKP新开设的男装精品店,最吸引眼球的即配备3D身体扫描仪的私人定制空间。这是品牌在中国门店首次设置定制化空间和 3D身体扫描仪(下图)。       后疫情时期,数字化升级是老品牌 Loro Piana 最显著的一个发力点。Fabio d’Angelantonio 在近期接受外媒采访时曾介绍,疫情封锁期间,全球市场虽然游客数量减少,但本土消费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种情况特别出现在欧洲和美国。他说:“我们已经激活了更多的客户,加速数字扩张,向待在家里的客户展示我们的产品。”       不仅是在线下门店,Loro Piana 在品牌官方网站和微信小程序精品店均推出了针对鞋履品类的在线定制服务。用户只需在线从鞋款、尺寸、鞋面、内部、鞋底五个维度做出选择即可完成定制(详见下图)。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提供了定制专用的邮寄材料小样盒,解决了用户对于线上定制面料、颜色不确定的担忧。       Loro Piana的鞋履定制服务最早推出于2019年。另外,面向全球官网,品牌还推出了羊绒针织衫的定制服务。营销传播走出“低调”,放大声量       Loro Piana 在奢侈品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不仅产品设计简约,在品牌的传播策略上也一直以低调的姿态示人。       但从最近几年的传播案例来看,无论从积极拥抱年轻消费者的态度还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上,这个奢侈老牌正在寻求转变。       首先,为配合品牌发力女士和皮具产品的战略,Loro Piana 在全新手袋 Sesia的宣传上,一改低调地邀请摄影师 David Sims 拍摄广告大片,中国演员佟丽娅、俄罗斯超模 Natalia Vodianova,以及法国超模 Malika Louback三位品牌形象大使出镜。       近期的另一重要事件是2021年8月,Loro Piana 首次与“足球”亲密接触,签约意甲劲旅尤文图斯俱乐部,从2021/22新赛季开始为其球员和主教练提供正装制服。Loro Piana,在体育赛事领域拥有悠久的赞助传统,此前合作的著名体育赛事包括 Superyacht Regatta 超级游艇帆船赛,世界顶级高尔夫球赛事 Ryder Cup(莱德杯)等。       近几年,Loro Piana也在通过联名合作的形式,尝试触达更广泛、多元的潜在用户。比如,与美国街头品牌 Supreme, Dickies合作推出羊毛棒球帽、羊毛裤,2020年,与瑞士历峰集团(Richemont)旗下男装电商平台 MR PORTER 推出男装胶囊系列等。       同时,为更好地向消费者普及珍稀毛料的文化背景,Loro Piana尝试破圈电影艺术,于2019年首映了由奥斯卡更佳纪录片《帝企鹅日记》导演吕克·雅克(Luc Jacquet)历时三年时间拍摄的三部纪录片,详述了小山羊绒、vicuñas骆马毛和“国王的礼物®”美利奴羊毛三种品牌标志性毛料的来源。其中,小山羊绒主题的《羊绒:秘境之源 Cashmere – The Origin of a Secret》拍摄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面料创新研发创新面料,延续羊绒经典       被 LVMH集团收购后,Loro Piana 在2015年对供应链和产能做了重大投资,两项主要成果分别是举行了首届 Loro Piana 年度更佳羊绒大奖(Cashmere of the Year Award),并推出了最新面料研发成果 The Blend©——由 vicuñas骆马毛和小山羊绒混纺而成。       2018年,Loro Piana宣布在中国内蒙古设立全新的绒山羊养殖农场,由品牌及中国政府、饲养管理者三方协作的合资公司管理。亚洲新兴市场对于高端羊绒产品的需求,直接反推了上游供应链前端的加速升级。       作为毛料起家的供应商,Loro Piana涉足成衣业务始于1994年。成衣设计与面料的创新相辅相成,除了在羊绒、羊毛面料上的研发创新,Loro Piana 也在其他天然纤维和功能面料上不断尝试新的可能。       比如1994年注册的 Storm System® 科技防护面料,推出于2011年的 Loro Piana The Lotus Flower®莲茎纤维面料(灵感来自缅甸等国取莲花根茎纤维织布的传统)。全球扩张按自己的节奏克制增长,中国门店最多       关于品牌的全球化视野,Loro Piana 兄弟曾如此回忆从父亲 Franco Loro Piana那里收获的启蒙教育:       “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暑期我们就会和销售团队一起去巴黎和伦敦工作,在那里我们学会了英语和法语。我们周边的很多毛纺厂主送孩子去澳大利亚、新西兰学习怎么处理羊毛。那时,我们就感受到自己的父亲更有远见。”       《华丽志》在 Loro Piana 的官方网站统计数据显示,品牌自2007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在上海开出首家门店,目前在中国共有41家门店。对比美国的21家和意大利本土的9家,以绝对领先的数字成为品牌更大的零售市场。       Loro Piana 在中国的门店分布情况如下(按首字母排序):北京(7家)、长春(1家)、成都(2家)、大连(1家)、广州(1家)、杭州(3家)、哈尔滨(1家)、香港(7)、澳门(4家)、南京(2家)、上海(3家)、沈阳(1家)、台中(1家)、台北(4家)、武汉(1家)、西安(2家)。       Pier Luigi Loro Piana 在外媒的采访中曾表示,“加入 LVMH集团后品牌受益于方方面面的协同作用。最显著的一点是,通过集团在全球各地与主要零售商业业主之间的良好关系,Loro Piana 在物流和入驻顶级商圈获得了强大的助力。这一点在亚洲市场尤为显著。”       在完成并购的第一年,2014年,LVMH集团在财报中如是描述 Loro Piana 的转变:“得益于集团的支持和专业知识,特别是分销网络,品牌正在以自己既定的节奏克制地增长。”       从1998年意大利米兰和威尼斯仅有的2家门店,到目前全球100余家门店(截至2020年12月,全球共178家门店,其中149家直营,29家授权经营)。Loro Piana在过去的七八年时间显著加速了全球扩张的步伐。但与此同时,平衡欧美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业务仍然将继续执行下去。       2020年,Loro Piana在后疫情时期对传统奢侈品市场的前景依旧看好,分别在日本东京银座和美国纽约当红的肉库区( Meatpacking District)开设了两家重要的旗舰店。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19
做品牌,要学“百达翡丽”
做品牌,要学“百达翡丽”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这个名字,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腕表中的蓝血贵族”这一美誉,其在全球腕表界的特殊地位可见一斑。        据瑞士高级珠宝及腕表行业咨询机构 The Mercury Project 最新发布的 Hammertrack 报告,2021年上半年拍卖价更高的前十枚腕表中,有九枚是百达翡丽表。从成交总额看,百达翡丽也继续稳居第一,在2021上半年创造了8100万瑞士法郎拍卖总额,几乎是第二名劳力士(成交额2110万瑞士法郎)的四倍!        如果认真探究百达翡丽 182年的成长历史,你就会发现,这个顶着巨大光环的奢侈腕表品牌并非生而尊贵,而是经历了两个创始家族 Patek 和 Philippe,以及后来的 Stern 家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闯过了几个生死攸关的重要转折点,才成为腕表界的不朽传奇。        作为一家家族私有的独立制表商,百达翡丽一直低调地呵护着自己的品牌,虽然从不张扬,却张弛有度地进行着品牌建设的工作,日积月累,一以贯之。《华丽志》本文将为大家梳理百达翡丽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领导者实施的关键品牌战略,包括以下六点:1、找到对的合伙人2、放眼全球市场,保持前瞻性3、善用专业人才4、坚守传承,不惧创新5、既“遥不可及”,又“平易近人”6、积极参与收藏拍卖,为品牌造势Patek 与 Philippe 时期找到对的合伙人        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一名源自品牌两位创始人 Antoine Patek 和 Jean Adrien Philippe 的名字组合。        但鲜少有人知道,创始人 Patek 来自波兰,而“百达翡丽”的前身叫做百达查皮克公司(Patek, Czapek & Cie)。        Antoine Patek (下图)出生于波兰一个贵族家庭,16岁参军,19岁便被提拔为骑兵军官。此后,因卷入一场以失败告终的革命运动,Patek先后流亡至法国和瑞士,最终定居日内瓦。        初到日内瓦,Patek 尝试过很多生意,包括销售葡萄酒。他还曾师从知名风景画家 Alexandre Calame 学习绘画课程,期间结识了瑞士钟表制造商 Moreau 家族,而 Thomas Moreau 的侄女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Patek 注重品质且有艺术品位, 很快在 Moreau 家族的影响下喜欢上了制表生意,他的商业天赋和审美能力有了用武之地。Patek想出一个轻松获利的好点子:购买现成机芯,然后安装在精美的表壳中,就可以卖出一个好价钱。        1839年,Patek 与同为波兰移民(捷克裔)的革命战友、拥有多年制表经验的 Franciszek Czapek 合伙创办了制表公司 Patek, Czapek & Cie(百达查皮克公司)。双方的合作在初期较为顺利,Patek & Czapek 公司在钟表设计上大多以反映波兰历史文化为主题。但几年后,激进的 Patek和较为保守的 Czapek 之间在生意上的分歧日益加深,合作关系也逐渐走向破裂。        在1844年举办的巴黎工业博览会上,Patek 结识了法国钟表匠 Jean Adrien Philippe(下图)。当时 Philippe 就已经发明出无匙上弦和手动设定系统的怀表,并在博览会上荣获铜奖。但这种新型怀表在博览会上却无人问津,只有 Patek 被它深深吸引。        1845年,Patek 与 Czapek 正式解除合作关系,随后找来 Philippe 接替 Czapek 技术总监的位置,成立新公司 Patek & Cie。Patek 的商业头脑加上 Philippe 的创新技术,让他们的产品受到了市场的追捧。1851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 & Cie)”。放眼全球市场,保持前瞻性        在品牌发展早期,Patek 就有意识地拓展国际市场,不仅积极参加各地博览会,还亲自周游美国等地,向全世界推广百达翡丽品牌。        在1851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上,百达翡丽的无匙怀表吸引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注意,她和丈夫当场分别购买了一枚百达翡丽怀表。由此,品牌也收获了“皇家钟表品牌”的美誉,奠定了其高贵地位。        此次博览会上,为了吸引美国客户,百达翡丽特别展出了一枚绘有乔治•华盛顿肖像的表。也是在这一年,百达翡丽与纽约珠宝商 Tiffany, Young & Ellis (就是如今的 Tiffany!)达成初步协议,后者有意在美国市场经销百达翡丽产品。        1854年11月中旬,时年42岁的 Patek 决定亲自去美国纽约勘察市场,并计划与 Tiffany 公司做成一笔可观的生意。彼时跨越大西洋的交通工具只有蒸汽轮船,Patek 一路需要先经过法国巴黎、英国利物浦,再横穿大西洋,才能抵达纽约。不巧的是,这趟旅途中接连遇上冬季飓风,原计划10天的航程最后花了两周才抵达。到纽约后,Patek 的酒店房间又被洗劫一空。几天之后,Patek 与 Tiffany 的商业会晤也并不顺利。        尽管屡屡受挫,但 Patek 并未气馁。1855年新年之际,他又北上去了费城、波士顿等其他11个美国城市,途中列车脱轨、渡轮着火等意外频生。整个美国之旅可谓险象环生,但 Patek 的辛苦最终还是得到了回报:1855年3月返回纽约后,Patek 终于接到了 Tiffany 的150枚时计订单,这两家奢侈品巨头的合作关系也延续至今。        长远来看,Patek 此次美国之旅为百达翡丽在美国市场打响了知名度。他还亲眼见到了美国时计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由此确信:这里势必会成为品牌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美国之后,Patek 又走访了欧洲、俄罗斯等市场,不断扩张经销网络。到19世纪50年代末,百达翡丽已在全球市场打出了名声。到19世纪末,百达翡丽已经成为富豪圈成功的象征。斯登家族续写传奇善用专业人才        1877年 Patek 去世,但其子并未加入公司业务,Philippe 的女婿 Joseph Antoine 接替了 Patek 的职位。到1891年,Philippe 也退休,并交棒给了小儿子Joseph Emile Philippe,此后又传给了 Joseph 的儿子 —— 小 Adrien Philippe,百达翡丽品牌得以有序传承,稳步前进。        但在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全球经济大萧条的环境下,奢侈品牌的境况都难免急转直下,百达翡丽也不例外。由于很多客户无法按照约定付款,公司陷入财务困境,不得不寻求买家。        为了不让公司落入竞争对手手中,董事们最终选择百达翡丽的合作表盘供应商,Charles Stern 和  Jean Stern 兄弟俩(斯登兄弟,下图)的公司 Stern Frères。        1932年,斯登兄弟正式收购了百达翡丽。兄弟俩此前从事的是表盘生产业务,在精密时计制造方面并无经验,他们没有选择立刻接管百达翡丽,而是从 Tavannes 钟表公司挖来钟表专家 Jean Pfister 领导品牌。直到1934年,Charles Stern 才出任百达翡丽董事会主席。        Jean Pfister 加入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升级供应链,开始自主研发半成品机芯,从而实现完全自主生产。他的另一重要举措是为百达翡丽引入了参考编号(即时计型号),1932年品牌推出的首款 Calatrava 系列便被命名为Ref. 96型号,该系列后来也成为品牌最畅销的款式之一。        在 Jean Pfister 和斯登兄弟的通力合作下,百达翡丽销量逐步回升。到1936年,百达翡丽已扭亏为盈。坚守传承,不惧创新        1937年,Charles Stern 20多岁的儿子 Henri Stern 被派往美国市场担任美国分公司总裁,他在那亲眼见证了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初露曙光,以及美国战后经济崛起。1946年,Henri Stern 在纽约创办了自己的钟表代理经销公司 Henri Stern Watch Agency,主要负责在美国市场经销百达翡丽和瑞士另一奢华腕表品牌 Universal Genève。据百达翡丽前美国公司总裁 Hank Edelman回忆,20世纪40至50年代乃至60年代初,百达翡丽有一半的时计都卖给了美国人。        美国市场对百达翡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品牌现任首席执行官(家族第四代传承人) Thierry Stern 还曾透露,从其祖父 Henri Stern 开始,家族历任传承人都会在美国市场先接受历练。        1958年,在 Charles Stern 去世,Jean Pfister 也退休后,Henri Stern 接任百达翡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Henri Stern 在任期间就开始收集品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些独特表款,为此后的百达翡丽博物馆奠定了基础。即使市场对在表盘上有雕刻、绘画及珐琅等装饰华丽的腕表需求减少,Henri Stern 仍然会委托少数艺术家制作华丽精美的时计,致敬传统。        20世纪70年代开始,以日本精工(SEIKO)品牌为代表的石英电子表凭借售价低、走时准迅速崛起,进而冲击了整个瑞士机械制表业。随着市场对机械表失去信心,很多钟表商纷纷放弃传统机械制表工艺,将工厂迁至远东大规模生产石英表。        百达翡丽对于石英领域棒并不陌生,早在1946年就成立了电子部门,1956年推出首款全电子时钟,60年代末就协同其他品牌研发出了首个连续生产的石英机芯 Beta 21。        但斯登家族始终没有忘记品牌创始人的初心 —— 即打造世界上最精美的时计作品。1977年正值石英危机顶峰,斯登家族第三代Philippe Stern 接手公司。从远东考察归来后,Philippe Stern 重申了品牌对机械表的坚定承诺。1976年,百达翡丽推出了品牌标志性 Nautilus 鹦鹉螺系列腕表(1976年,机械表)。同期,品牌在1968年推出的热门表款 Golden Ellipse(机械表) 基础上继续创新,于1977年为该表款引入了创新超薄自动机芯 Caliber 240。既“遥不可及”,又“平易近人”        与劳力士等腕表品牌一样,百达翡丽也因其高售价、难买到等,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难以企及、被追逐的奢侈品牌形象。相较劳力士等奢侈腕表品牌,百达翡丽年产量更低。劳力士正常情况下年产量大约100万枚,但百达翡丽仅62000枚,其中,钢制手表更是严格限产。当然,极低产量也与百达翡丽细节讲究,手工制作耗费时间有关。据悉,品牌最基本的款式也需时9个月才能完成,较精密的设计更需时逾两年。        此外,百达翡丽对销售环节把控得非常严格,部分备受追捧的表款还需买家提交申请,证明自己是资深藏家才能购得。从中国市场来看,百达翡丽目前开设了北京源邸和上海源邸两家直营旗舰店。        不过,百达翡丽并未因其享有的尊贵地位而拉开与用户的距离,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品牌1996年推出的经典广告“没有人真正拥有百达翡丽,你只不过在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You never actually own a Patek Philippe , you merely look after i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这一广告词前半句看似高冷,但后半句转而从家族传承这一传统价值观切入,让品牌与更广大的受众建立起了情感连接。这一广告词也沿用至今,比如品牌2019年秋发起的创意宣传活动中就聚焦父爱,通过父子间亲密互动凸显品牌的传承理念。        该广告由1996年起一直担任品牌传播总监的 Jasmina Steele 与伦敦的广告公司 Leagas Delaney 携手打造。在1996年前,奢侈品腕表广告多以名人代言为卖点、广告拍摄也更多聚焦于产品,百达翡丽希望打破这一传统,因此选择重新开展竞标,更换合作广告商,最终Tim Delaney 领导的 Leagas Delaney 公司竞标成功。        Tim Delaney 通过调查发现,当品牌向潜在用户展示名人的照片时,后者反应普遍是负面的。其中一些人的反应是“为什么我要听别的(成功)故事,借用别人获得的喝彩?”。调研结束后,Tim Delaney 在飞往伦敦的航班上思考,既然客户不想参与他人的人生,那么就需要让他们相信百达翡丽可以是私人的,由此想出了“开创属于自己的传统”这句流传20多年的 slogan。在此基础上,品牌又在1997年初添加了更经典的广告语“没有人真正拥有百达翡丽,你只不过在为下一代保管而已”。        当被问及这一经典广告能否成为其他品牌的模板,或被效仿时,Tim Delaney 坚定地回答“不能”。因为他认为这一广告的成功是因为它与品牌的内涵细节契合得恰到好处,他表示:“这家公司打造产品的方式,家族式经营。以及强调世代传承的情感关怀与百达翡丽品牌本身是密不可分的。”积极参与收藏拍卖,为品牌造势        作为强调传承的奢侈品,古董藏品拍卖市场无疑是百达翡丽成就名声的重要阵地。斯登家族早早亲身参与到古董表收藏热潮中,最早始于 Henri Stern 对珐琅艺术钟表作品的热爱,后也影响了他的儿子Philippe Stern。        2001年,在 Philippe Stern 领导下,百达翡丽博物馆建成,馆内珍藏着五百多年来各种制表艺术杰作,主要分为两个重要收藏系列:16世纪以来经典非凡的各种古董钟表,包括了世界上最早的钟表时计;以及1839 年百达翡丽创立以来的各款时计作品。        这些珍贵藏品主要源于 Philippe Stern 和前百达翡丽销售总监 Alan Banbery在各大拍卖会的竞拍所得。1962年加入百达翡丽公司时,Philippe Stern 震惊于公司橱窗收藏的经典怀表大约只有40枚,他于是亲自投身收藏界,在世界各地大肆收购百达翡丽的经典时计作品,而当时钟表收藏界对古董表还没有太大兴趣。        1970年,百达翡丽任命 Alan Banbery 担任品牌私人钟表收藏部门的负责人,他具备高超的销售技巧、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流利的法语功底。        1989年,在百达翡丽150周年庆典上,Philippe Stern 联合 Antiquorum 拍卖行举办了一场拍卖会,将古董表拍卖价推至历史新高,引发了全球瞩目,其中具备33种复杂功能的百达翡丽周年纪念款 Calibre 89 的成交价高达320万美元。 Antiquorum 如今已成为全球最著名的钟表拍卖行之一。        钟表收藏家 Dogu Tasoren 认为:“斯登家族对品牌传承的重视向收藏家们保证了品牌会保护历史遗产,他们不断为其博物馆购入古董藏品,推动品牌古董表价格不断上涨,进而吸引了更多藏家们购买百达翡丽古董腕表。”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18
电动自行车,奢侈品行业的新风口就是它吗?
电动自行车,奢侈品行业的新风口就是它吗?
       近年来,特别是疫情后,电动自行车在全球掀起了一股越来越汹涌的热潮。引人瞩目的是,这个新兴产业呈现出“时尚化”、“高端化”的发展趋势,正在超越通常意义上的代步工具,成为新一代生活方式的突出代表。       在资本助力下,全球涌现出一批新创电动自行车品牌,它们定价不菲,注重设计,借助科技的力量创造全新的用户体验,迅速成为了潮流人士青睐的“时尚单品”,甚至开始向“奢侈品”靠拢。传统奢侈品牌们也从中嗅到了新的商机,释放出品尝“蛋糕”的野心:       今年1月,由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与法国定制自行车制造商 Maison Tamboite 合作推出的自行车售价20万元人民币,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       今年2月,路易威登(中国)商业销售有限公司天津河西区店的经营范围新增了“自行车及零配件批发;电动自行车销售”;       今年10月,Giorgio Armarni 乔治阿玛尼(上海)商贸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经营范围新增了“自行车及其零配件、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配件的批发、零售”。       本文《华丽志》将带大家深入这股风靡全球的电动自行车潮流,认识这个领域的高端品牌,了解其与奢侈品牌的深厚联系,并展望电动自行车未来的发展前景。一、谁将成为骑行界的“Tesla”?       近来一批新兴的电动自行车“新贵”陆续获得资本巨头的青睐,正迅速崛起,并影响着传统自行车甚至摩托车、汽车产业的格局。VanMoof 融资1.28亿美元       今年9月,荷兰电动自行车品牌 VanMoof 宣布获得 1.28 亿美元C轮的少数股权融资,由全球性投资机构高瓴集团(Hillhouse Group)领投,这也是欧洲电动自行车品牌有史以来规模更大的C轮融资。VanMoof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总共筹集了1.82亿美元,成为全球融资最多的电动自行车公司。Cowboy 融资2300万欧元       2020年7月底,意大利阿涅利家族 (Agnelli) 通过集团旗下的早期投资基金 Exor Seeds 向比利时电动自行车创业品牌 Cowboy投资了2300万欧元。阿涅利家族拥有的百年投资集团——Exor一直专注于豪车领域的投资收购,旗下现有三大豪车品牌:法拉利(Ferrari)、阿尔法罗密欧 (Alfa Romeo)、玛莎拉蒂 (Maserati)。自行车巨头布局电动赛道       火热的电动自行车风潮下,众多大型知名自行车制造商也磨拳擦掌,如:捷安特(Giant)、堪称自行车界 BMW(被国内车友称为“闪电”)的 Specialized、在软尾山地车领域十分出彩的 Marin、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自行车品牌 Bianchi 等,特别是有着极高颜值和定价的折叠自行车品牌 Brompton、被称为“折叠车之王”的 Birdy也都推出了自己的电动自行车车型。       最近,一家荷兰企业取代了捷安特,成为世界上更大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公司。10月,荷兰家族企业Pon Holdings宣布收购加拿大企业 Dorel Industries的自行车子公司 Dorel Sports。Dorel Sports旗下包括美国高端自行车品牌 Cannondale、Schwinn和越野自行车制造商Mongoose等。收购完成后,一个年营业额约25亿欧元的全球领先自行车公司由此诞生,并且Pon Holding将超过了捷安特(2020年销售额:24.5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购前,Pon Holdings的电动自行车贡献了其70%的营业额。自行车+摩托车+汽车       电动自行车的出现,让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比如一度风靡洛杉矶的美国品牌 SUPER73。已经成为了 Justin Bieber、Will Smith等欧美大咖明星的座驾,而权志龙、余文乐、藤原浩等亚洲潮流人物也常常在社交媒体晒出与它的合照,加入“绿色出行”的大军。去年, SUPER73 还联手日本街头潮流品牌 NEIGHBORHOOD 推出电动单车。       同样出自瑞典的 CAKE电动摩托车和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品牌Polestar(极星)近年来频频展开合作,近期也刚推出一款新型电动摩托车;摩托制造商哈雷公司也在去年拆分其电动自行车业务成立新公司Serial 1 Cycle,运用此前生产电动摩托车的技术生产电动自行车...       一些汽车厂商也开始加入这股风潮:保时捷Porsche先后与德国高端自行车制造商Rotwild、赛车制造商Storck联手推出电动自行车,目前正在研究自己的车型;宝马今年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iVision AMBY新型电动自行车。二、电动自行车会是奢侈品的新风口吗?奢侈品牌与自行车渊源颇深       今年1月由 Louis Vuitton与法国定制自行车制造商 Maison Tamboite 合作推出。#LV自行车售价20万#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这并不是Louis Vuitton第一次涉足自行车领域,早在2011年时,品牌就曾打造了一辆 Polo Bike马球自行车,车上随处可见Louis Vuitton的经典图案,另外在单车链及把手边缘还有进行马球运动时手持的长柄棍。       此外,Tom Ford、Emporio Armani、Gucci、Hermès、Marc Jacobs、Moynat、Dolce&Gabbana、Trussardi等品牌都曾推出过各具特色的自行车。       2004年,Tom Ford 在告别老东家 Gucci 之前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Guccissima”2005标价11,676美元的限量版自行车。       2008年,“时尚大帝”Karl Lagerfeld 曾设计了“纯手工制作”全黑色 Chanel自行车。皮革部分采用经典的菱格图案和双C标记,价格为12150欧元。       2011年,意大利奢侈品牌 Gucci与意大利高级自行车品牌 Bianchi隆重推出由Gucci创作总监Frida Giannini独家设计的的Bianchi by Gucci自行车       2013年,Hermès推出了采用纯手工打造的 Le Flâneur系列自行车,约合人民币6.7万元电动自行车新品牌的标签:高端、潮流、科技、户外       相较传统自行车,在科技、环保、酷炫的工业设计概念下,电动自行车新创品牌,一出现就极具设计和潮流感,在科技加持下,品牌定位和定价也更为“高端”,一般售价在2000美元以上。早在2017年,《华丽志》就曾经报道过五大奢华设计师款的电动自行车。       VanMoof 的最新产品 VanMoof S3 和 VanMoof X3 拥有强大的电机、自动电动换挡、集成防盗技术和 Apple(苹果)的 Find My网络,售价为2298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元)。品牌联合创始人 Taco Carlier 踌躇满志地表示:“我们正在重新发明和重新设计自行车的每一个部件。这是前所未有的,它将永远改变自行车的制造、销售和保养方式。”       因为轻便、性价比高而在欧洲市场掀起“Cowboy自行车浪潮”的Cowboy,创立初衷同样是几位创始人担忧自行车被偷,由此决定为Cowboy 的自行车推出配套的app,并不断升级系统,提供如自动解锁、防盗警报、事故检测、空气质量检测等功能。       今年巴黎时装周期间,巴黎设计师 Stéphane Ashpool主理的街头品牌 Pigalle 推出了受 VanMoof 启发的新系列“Freedom Fields”,该项目旨在改变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看法,并为许多人通常认为是一种实用的交通方式带来一种新的创意风格,Stéphane Ashpool缤纷多彩的设计风格也在Vanmoof上得到了展现。       2020年,意大利奢侈品牌 Moncler的新一季Moncler Genius联名合作项目邀请了丹麦电动自行车品牌 Mate.Bike,这是该项目合作的唯一一个非时尚品牌,双方为山地和雪地的极端地形设计了一款电动自行车,全球限量 1000 辆,提供“PEAK WHITE”和“DEEP BLACK”两种配色,前者从白雪覆盖的冰川山峰汲取灵感,透过银色镀铬细节形成对比;后者设计来源则出自层叠山峰、深渊沟壑和未开发森林等自然景观的阴影部分,以哑光黑色覆盖车架,显现内敛质感。       今年7月,位于硅谷的3D打印公司Arevo旗下的Supertrata品牌开始预售全球首款一体式3D打印电动自行车。与目前市场上制造商先打印零部件再组装的生产不同,Superstrata开发出了碳纤维框架的“一体式结构”生产模式,即是说,整个自行车车架没有胶水、没有接头、没有螺栓、没有激光焊接。       从速度上来说,目前电动自行车的骑行速度大多不超过 25 公里/小时,但仍超过大多数传统自行车车速(10-15公里/小时),且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在尝试超越这个“界限”。       比如荷兰电动自行车品牌 VanMoof 将于明年推出的VanMoof V,车速将达到60公里/小时,当然这对硬件提出更高要求,看上去更“摩托车”化;宝马今年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发布的I Vision AMBY新型电动自行车则能够在25-60公里/小时的速度切换。       速度的提升,也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多户外场景,而这样的极限户外场景正是当下时尚奢侈品牌们所希望联动的。且让我们试目以待,在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兴领域,是否会有更多时尚奢侈大牌玩家入局?三、天时地利人和,电动自行车未来可期疫情后电动自行车销售大增       在全球持续了将近两年的新冠疫情无疑为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发展添了一把火。疫情期间,获得高瓴集团投资的荷兰电动自行车品牌 VanMoof 便经历了快速增长。2020年,它在全球范围内的零售和服务网点从8个增至50个,销售额增长了两倍多,特别是在法国市场,2020年2月到4月仅三个月的销售额就比2019年整年高出92%,美国也成为其增长最快的市场。       VanMoof称,疫情后,电动自行车热潮没有显示出放缓的迹象,并表示电动自行车市场在未来六年或将超过460亿美元,这一增长率是疫情之前预测的两倍。       据欧洲自行车制造商协会(CIE),欧洲自行车产业联合会(CONEBI)和欧洲自行车基金会(ECF)的联合预计,2020 年全球电动自行车销售规模在700万辆左右,其中欧洲市场销量超过500万辆,到2025年该市场销量有望达1200万辆,年复合增速有望维持在20%以上。全球鼓励自行车友好出行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最近的报告发布,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更加紧迫。交通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更大份额,2019年交通排放占所有温室气体排放的29%。       作为健康、环保出行方式的不二选择,不仅与日常通勤挂钩,骑行也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喜爱的生活方式。许多城市也开始对“无汽车”(car-free)的未来进行重大投资,增加自行车基础设施,向骑行者开放街道,进一步推动人们转向骑行。       德国柏林市政府扩充临时自行车道,意大利政府特别为市民购买自行车和踏板车提供更高 500 欧元的补贴,法国政府也为全国“解封”后骑自行车通勤的员工提供每人400 欧元的交通补贴。考虑到电动自行车动辄2000多美元的“高额定价”,在法国的一些企业开始思考提供“传统自行车电动化服务”——即提供电池和电机,将传统自行车改造成电动自行车。       根据自行车研究网站 Bike Europe 的统计,德国近两年电动自行车销量每年都以高于30%的速度增长;在荷兰,电动自行车已占据了自行车市场40%的份额;美国市场研究公司 NPD Group 称,美国电动自行车市场也正在爆炸式增长,年增长率高达 240%...就在今年9月份,北京也正式公布《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年-2035年)》,《规划》提出,到2035年,将慢行系统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共享单车的风靡,相信让很多人也重拾了荒废多年的骑车手艺。       受限于相关技术以及“高额定价”的原因,目前电动自行车在国内的普及率非常低,根据欧洲自行车基金会(ECF)的数据,2018年我国电动自行车渗透率不足1%。2019年国家颁布了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对电动自行车的外观、参数和性能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包括电动自行车要具有脚踏骑行功能、更高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每小时、整车重量不得超过55公斤等等。       而从下游需求来说,根据新华网体育发布的《中国骑行大数据报告》统计显示,中国运动骑行人群稳定发展,周均骑行次数和年骑行里程不断增长。2018年中国运动骑行人数达1500万人,同比增长25%;人均年骑行里程471Km,同比增长16%。从这个角度观察,电动自行车在中国市场有着较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17
双十一激战:美妆奢侈品正面PK国潮
双十一激战:美妆奢侈品正面PK国潮
奢侈品VS国货的战争开始       2021年双十一大战在11月1日就拉开了序幕,香奈儿、迪奥、纪梵希等奢侈品美妆品牌也早早推出优惠活动,积极备战。在这场奢侈品与国货的激战当中,谁更胜一筹呢?答案不言而喻,崛起的国潮让所有国货赢得了自信,同时也收获了消费者的认可。       在国潮崛起的过程当中,记忆中高贵冷漠的奢侈品们现在也开始“下凡”,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首先,从营销渠道上来说,奢侈品不仅开设了微信小程序、线上直播、线下展览等活动,不断提高与受众互动的频率,而且还同时开设了旗舰店等入驻电商平台。不过,结果却令奢侈品感到意外。原来,“下了凡”的奢侈品们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受欢迎。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7日,面部遮瑕热销榜中,毛戈平双色遮瑕膏位列榜首,IPAS三色遮瑕膏、安美三色遮瑕膏分列二、三位,前十榜单中,并无奢侈品牌入榜。与此同时,腮红、面部高光、眉笔等多个热销榜单中,前三名也均未有美妆奢侈品出现。       不过,在彩妆套装热销榜单中,迪奥算是守住了奢侈品美妆品牌的门面,迪奥烈艳蓝金唇膏礼盒位列第一,花西子东方佳人妆奁、3CE唇釉眼影套装分列榜眼、探花。       只不过,在好评榜中,花西子东方佳人妆又超越迪奥烈艳蓝金唇膏礼盒居榜首。在彩妆套装榜单中,国货与奢侈品们算是打平。本以为在双十一大战中,拥有品牌影响力的奢侈品美妆们会吊打国货美妆,但现实却并非如此。尴尬的奢侈品:“放下了脸但放不下身段”奢侈品美妆们双十一为何“遇挫”?为啥消费者会青睐国货呢?这跟高冷的奢侈品放不下身段有关。       众所周知,大众选择在双十一期间购买东西,无非是图其打折力度大。然而,在价格上,美妆奢侈品牌依旧保持其高贵的“身段”,打折力度可以忽略不计,致使其双十一吸引力大大降低。       “我本想在双十一期间购买香奈儿的口红,但是香奈儿并没有在双十一期间有优惠活动,与平常比没有丝毫差别,那我干嘛要选在双十一期间买啊,物流又堵”,90后晓晓说。       据香奈儿官方旗舰店(下称“香奈儿”)显示,香奈儿双十一期间并没有参加满减活动,其口红大部分售价为350元一支,与平常并无差别,页面显示会送嘉伯丽尔天性香水1.5ml等其他体验品,香奈儿客服也表示,双十一活动以页面为准。不过,如果你去香奈儿线下专柜去买的话,这些体验品同样会赠送。       与香奈儿不同的是,国货品牌在打折力度方面却是诚意满满。据相关电商网站显示,花西子东方佳人妆奁彩妆套装平常价格为699元,双十一期间活动期折后为539元,足足优惠了160元,深受消费者喜爱,位列彩妆套装好评榜第1名。       除了在优惠活动上缺乏“诚意”外,海南代购们也大大削弱了奢侈品美妆产品在双十一活动期间的竞争力。       自从海南自贸港建立后,各种优惠政策随之而来,例如三亚出台的免税购物政策等,各类奢侈品牌在海南纷纷布局,把以前的海外代购变成了海南代购。       《2021中国奢华品报告》显示,三亚已经超越所有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成为中国内地第五大奢侈品购物城市。       此外,中国免税店龙头中国中免(601888.SH)财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4.99亿元,同比增40.87%;实现净利润84.91亿元,同比增168.35%。而其营收增长的原因便是离岛免税销售业务同比大涨所致。此消彼长,免税店代购的火热更是映衬出官方旗舰店“遇冷”。       据有多位消费者表示,他们双十一期间均未买东西,首先是不需要,其次想买的化妆品护肤品都可以找代购买,还比官方旗舰店便宜。据晓晓介绍,其在代购那里买的香奈儿狮子限定口红257色号为295元,比官网便宜55元。       此外,即使很多奢侈品在电商平台上开了旗舰店,但在营销方式上,依旧未放下“身段”——尽管有一些选择当前看似更接地气且大受欢迎的直播卖货,然而其实还是缺乏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沟通。       其次,奢侈品牌彩妆之间的差距并不大,而此次选择参加双十一的美妆奢侈品牌众多,据GPLP犀牛财经统计显示,除了香奈儿,肌肤之匙、兰蔻、阿玛尼、资生堂、纪梵希、TOMFORD等众多奢侈品牌均参加了双十一,就连口红界的“爱马仕”CL路铂廷也没有逃过双十一的“甜”。国货品牌崛起       除了要应对同级别的美妆品牌,美妆奢侈品牌们还面临国货品牌的竞争。近几年,国潮风起,国货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橘朵等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也对美妆奢侈品们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今年双十一,在与奢侈品同台竞技的过程当中,国货品牌们可以说是大放异彩,在多个榜单中力压奢侈品牌。       以花西子为例,据不同电商榜单显示,花西子多个产品登上各类榜单,花西子空气蜜粉分别位列蜜粉加购榜第1名、好评榜第2名、热销榜第3名;花西子玉容气垫位列气垫BB霜加购榜第1名等等。       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国潮风的崛起,更多消费者愿意选择高溢价性价比的中国本土品牌。知萌咨询机构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国货新潮”已成为2019年十大消费趋势之一,78.2%的消费者经常购买国货,在同等价格下,44.6%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中国本土品牌。       未来,奢侈品牌如果不能彻底改变观念、放低身段,在产品和营销方式上加强创新,将会失去更多的市场。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16
奢侈品电商逐渐落幕?
奢侈品电商逐渐落幕?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奢侈品电商平台确实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好一片生机勃勃。但时至今日,尽管市场还是一片繁荣,但平台的日子却过的愈发艰难,当年引领奢侈品电商的弄潮儿,也死的死,伤的伤。       2017年上市的寺库,有着“奢侈品电商第一股”之称,但如今也是高开低走。去年趣店宣布开展的万里目奢侈品电商项目,如今也名存实亡。奢侈品电商遇冷,真的是消费者的心不够热吗?一手奢侈品电商起起伏伏       如果细看奢侈品电商的发展,说是被资本炒起来的概念,一点也不为过。       2010年是奢侈品电商起飞的一年。在这之间,虽然已经有了电商模式,但是由于网络支付环境还不成熟,网络购物环境整体不规范,假货层出不穷,还没有哪个消费者通过电商来购买奢侈品。       但是在2010年之后,或许是消费升级概念被提出,亦或者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奢侈品电商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在这一年,市场也涌入了走秀网、第五大道、尊享网、品聚网、唯品会、佳品网等数十家奢侈品电商玩家,伴随着的也是资本的蜂拥而至。       数据显示,在2010年至2011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上已经披露的与珠宝、包饰、服饰等奢侈品相关的电子商务网站投资事件共23笔,披露资金数额的21笔投资总额达到了5.29亿美元。       在融资热潮下,奢侈品电商也是一路高歌,但这对奢侈品电商来说无异于拔苗助长,好景不长,品聚网、佳品网、呼哈网等以垂直奢侈品电商为定位的公司纷纷倒闭,背靠网易的奢侈品平台网易尚品、新浪奢侈品频道,也在短暂运营之后宣布关闭。       在市场早期,一线品牌难获得授权,货源稀缺,再加上假货泛滥,没有良好的供应链,阻挡了奢侈品电商的发展,成为奢侈品电商的天生顽疾,也因此让第一波,第二波的玩家接连失败,以至于越来越影响用户的体验,形成恶性循环。       直到2017年,头部电商平台也在奢侈品电商领域不断下注。2017年,阿里巴巴便在天猫推出了奢侈品频道LuxuryPavilion,腾讯的微信小程序也有不少奢侈品牌入驻,奢侈品电商平台Farfetch也成功打入中国市场,而竞争也愈发激烈。       按理说,奢侈品电商已经奔跑十年时间,早该有模有样了,但是寺库,万里目的结果却与之相悖。       如果说,奢侈品电商不行了,不少人士恐怕很难认同。毕竟从数字上来看,中国奢侈品行业规模还在持续扩大,并且消费人群也正在逐渐释放。《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20年全球奢侈品市场将萎缩23%,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将逆势上扬48%,达到3460亿元。       根据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报告,2020年在线奢侈品销售额为580亿美元,而2019年为390亿美元,该行业在全球奢侈品销售市场的份额从12%增加到23%,几乎翻了一番。同时,根据《2019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显示,中国已经占据全球奢侈品市场的三分之一,其中42%的高端奢侈品消费由30岁以下人群占有,2025年,预计他们的消费份额有望上升至50%。       种种迹象都在彰显着奢侈品电商的巨大潜力。但为什么奢侈品电商这块骨头这么难啃呢?       或许是因为奢侈品电商是被资本一步步催生起来的,本身就是伪命题。       其电商属性和奢侈品品牌定位之间本身就是矛盾的。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曾提出“凡勃伦效应”。他认为,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只是商品本身,而是用这种消费把自己跟别人区别开。奢侈品强调梦想价值,必然是稀缺的、神秘的、有门槛的才能高溢价,而电商的定位却打破了这种边界,在加上玩家不断进场,疯狂的价格战,同样也在拉低着这种定位。       同时,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对电商平台来讲,线上巨大流量成为推动市场规模的杀手锏。但奢侈品电商也同样需要吗?新增的用户量和流量恰恰成为奢侈品电商的束缚。奢侈品电商的核心不是新增一些几年才买一件打折品的用户,而是牢牢黏住那些常年购买新品的老用户,再利用口碑营销来吸引和老用户有相同购买力的新用户。这使得用户量很难实现迅速突破。       就拿寺库来讲,其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通过烧钱补贴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对消费者来讲,看中的并不是你这个平台,而是你烧钱补贴的这种方式,一旦停止补贴,用户能否留存都是问题。       更何况,消费者对电商的不信任问题一直存在,用户对网上奢侈品更加没有消费信心,同时由于线下品牌专卖店的存在,用户形成了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和先入为主的天然良好购物体验。从消费者角度考虑,虽说电商快捷、便利,但是购买奢侈品享受的一个完整消费体验过程被取消了。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主流用户而言,他们追求的仍是愉悦的过程和尊贵的服务,而这恰好是电商欠缺的。       无论是从市场角度、消费者信任度,以及本身经营模式销售渠道来看,都是障碍重重。二手奢侈品水更深?       话说回来,虽然一手奢侈品电商平台经过数十年发展还是一地鸡毛,但是二手奢侈品却逆势增长。       就拿美国品牌The Realreal 来讲,这是一家提供全面服务的二手奢侈品网上寄售平台。2020 年实现 9.9 亿美元成交额;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The Realreal 在全球拥有超过2360万名会员。2021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7 亿美元,同比增长 41%,实现 GMV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4%。       而在中国市场,国内权威数据机构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概览》中显示,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8.5亿元飞涨至2020年17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1%。       其实二手奢侈品电商的发展和一手奢侈品电商发展的时间线是差不多的。在2014年~2017年,二手奢侈品进入起步期,二手奢侈品交易成为新风口,在这段时间里,国内相继成立三十余家企业。其中,红布林、包大师、妃鱼均获融资6次;只二和爆爆奢均为5起;胖虎、心上均为4起;融资1~3次的平台有10个。       不仅如此,国际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也开始做起了二手项目。据天眼查显示,奢侈品牌古驰(Gucci)关联公司古驰(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在经营范围里新增了“二手日用百货的零售”等项目。       同时,智研咨询发布《2021-2027年中国二手奢侈品行业市场容量分析及投资决策咨询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9年底,我国二手奢侈品门店超过4200家,且平均每年增长速度超过10%。       诚然,国内的二手奢侈品行业正在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但是国内的二手奢侈品流通率还略微低下。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连续两年贡献全世界40%以上的奢侈品销售额,但二手流通率仅在3%左右,远远低于20%的世界平均水平。       确实如此,良好的市场前景并不代表国内二手奢侈品行业已经完善,而恰恰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现如今的二手奢侈品行业现状和一手奢侈品现状是差不多的,假冒伪劣的产品也是层出不穷,更何况,二手奢侈品的交易流程要比一手奢侈品还要复杂一些,其更大的问题就是真假难辨,因为对于二手奢侈品来说,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就是要有足够资深的鉴定人才,并且相关的体现规范还有所缺失,在真假识别上还存在大缺口。       在黑猫投诉上,关于二手奢侈品的投诉多达2000多个,大都是“与实际不符”,“诱导消费者”,也确实如此,如今,直播带货成为了二手奢侈品的主阵地,难免会有一些主播夸大其词,影响消费体验。       根据优奢易拍发布《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优奢易拍鉴定商品的综合正品率为32.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从鉴定数据来看,约68%的仿品做工明显不符合品牌工艺,属于“一眼假”范畴;约32%为高仿,做工可达一般消费者难以分辨的程度。       虽然奢侈品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拓宽了奢侈品牌曝光渠道和传播效率,将奢侈品带进更广泛消费群体。但奢侈品毕竟是特殊物品,线下门店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互联网能解决展示宣传和下单物流的环节,但情绪管理和体验服务还需通过线下实现。       因此,二手奢侈品行业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沉淀。        本文转载自界面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2021-11-15
重庆美昊源实业有限公司

备案号:渝ICP备20008139号-1  备案图标.png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799号

技术支持:重庆畅搜科技

联系方式
400-689-6333
重庆美昊源实业有限公司
扫一扫
重庆美昊源实业有限公司
扫一扫